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六一听几人搬出了黄风大圣,也知晓他们用着这东西在压自己,便冷哼一声,没再多言。
     这伥鬼十八弯,走上一圈不就见分晓了?
     王爷说这是能吃千人桩的猛人,是以后的将门大才,沙场上的绝世悍卒,门道里的断江仙人,那便要看看,究竟是王爷看走了眼,还是被其迷了眼!
     ‘王爷只可独宠我一人!
     陆六心中暗道,握紧了腰间锈春刀的刀柄,便朝着密林岔路里的西头走去。
     众人紧随其后,气氛沉闷压抑,无人开口。
     因着众人催动身份行路好久,这也难免歇歇,只是以普通的脚力赶路。
     李镇也不用祭出打更仙,反倒是走至钱江跟前,拱了拱手道:
     “钱大人可是盘州人士?”
     “李都尉何出此言?”
     李镇主动与自己搭话,也搞得钱江一愣。
     “听出来的,钱大人口音似东衣郡方言,但鼻音更重些,怕是偏靠盘州北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江点点头,笑道:
     “李都尉观察倒是细致,我这一路才说了几句话,竟被你听出了出身。你说的没错,我确实是盘州人,还是更靠北边的乌州。”
     “听说乌州的枣子比人头还大,香脆可口,引得官家都趋之若鹜,钱大人,确有其事?”
     李镇笑着,说话跟拉家常似的。
     自在太岁帮做事以来,这有些功课还是没少补。
     不说整个天下,单是这盘州一域内,各处州里的人物皆了解个遍。
     毕竟来到一个陌生之地,了解人文风情是最简单融入该地的法子。
     李镇虽和爷爷,各些朋友处得不赖,但总归与这方地界有些割裂感。
     但这地质一观,人言特色也多多少少都了解,和钱江搭话,自然也从最能勾起他乡愁的东西说起。
     如此,才能拉近情感。
     听着李镇这么说,钱江也是面色一变,似乎有些惊喜:
     “李都尉故土离着乌州近?”
     “钱大人猜的正是,我堂叔是乌州人士,可在我幼时便故去,儿时同我说的乌州大枣有多馋人,可我这一次也没吃上过。”
     编瞎话,卖同情,李镇直接甩上社交二连。
     饶是钱江这般,镇南王所养之门客,都不由得唏嘘道:
     “李都尉少年英才,这话里虽提乌州枣子,可暗里都是对堂叔的怀念啊……当是位孝子。”
     那些个门客,对李镇的观感也不差,听着其说话,也都有些同情。
     “这乌州枣,分两类,一类是酸枣,一类是甜枣,可这酸枣吃起来甜,甜枣吃起来苦,比人头大确实夸张,但也差不多了……这要是人在乌州,早起吃口酸枣,一天都精神。
     阿娘小的时候,也会给我蒸酸枣馍馍,只可惜后来入了门道,已经几十年没有吃到了。”
     李镇一笑:
     “钱大人总归是我比我强的,你好歹吃过这乌州大枣,不像我,堂叔一次也没给我带过,他多小气嘞。”
     这话,听得这些冷血门客也不由得微微沉默,鼻头微酸。
     人都没了,又怎么会是小气呢?
     李都尉这般心态,确实不赖啊……
     钱江搭手,拍拍李镇的肩膀:
     “算年龄,我做你老叔绰绰有余,待送寻金盘事毕,我会回乌州祭祖,你没吃过大酸枣,我给你捎两筐!”
     “如此甚好,那就谢过钱大……钱叔了!”
     “哈哈…李都尉真乃性情中人,那这声叔叔,我便应下了!”
     收尾。
     李镇笑得诚恳真实,已与这伙人初步搭建某种会拉近信任的关系。
     能不能将寻金盘合理搞丢,就看他们配不配合了……
    喜欢。
  

第194章 乌州酸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