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国平静了起来,宋廷却吵翻了天。
     童贯提十万大军,只拿下来几个州府,人家梁山轻轻松松的就拿下来了半个析津府,怎么不令人眼馋?
     先是治了刘延庆一个丧师之罪,贬至筠州安置。被刘延庆代替的种师道也得以起复,被封为宪州刺史。
     郭药师的怨军被安置在涿州,郭药师进安远军承宣使,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
     燕山府、燕云府路是赵佶迫不及待改的称呼,辽国称呼为南京析津府,后世改名燕京。
     当然,宋廷的燕山府路只有易州、涿州二地,五分之三个燕山府路包括燕京在内,都在梁山手里。
     不知道将郭药师安置在此,是为了防备梁山,还是准备攻打燕云?
     亦或是二者皆有。
     对于梁山,朝廷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买。
     主持与梁山招安之事的张叔夜自然成了不二人选,张相公轻车简从的直奔幽州城而来。
     过去霸州,就到了梁山的地盘,虽然已经过了春耕时间,但是路边仍有不少百姓在补种粮食。
     张叔夜站在马车上,眺望着原野上忙碌的人民,眉眼舒展开来,道:“缘何朝廷的官吏就没有梁山这般清正廉明,若是朝廷治下的官吏都如此劝农桑,我大宋何至于屈辱百年?”
     马车上一个文官模样的道:“嵇康未免太过偏颇,我朝从建国以来,贤相层出不穷。从赵韩王,到寇莱公、文潞公、王荆公数不胜数,缘何没有清正廉明之说?只不过圣明天子一时间被奸佞堵塞了耳目,这才如此。”
     赵韩王是赵普,寇莱公是寇准,文潞公是文彦博,王荆公是王安石,这文官举例的都是宋朝名相。
     张叔夜算是受到梁山影响颇深的一个,出言反驳道:“前朝贤相也不少,姚崇、房玄龄、杜如晦、宋璟也都是一时英杰,未见前朝何在?”
     那文官站了起来,道:“前朝败亡在于藩镇林立,各方节度使桀骜不驯,这才引起霍乱。我朝则不然,国家重用我等文人,武将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霍乱!”
     宋承唐制,自然要总结唐朝败亡的原因,宋朝认为唐朝最大的错误就是重用武将,各方节度使权利极大,这才造成了后期藩镇林立。
     张叔夜皱着眉道:“清卿,你真觉得有万世不易的制度存在吗?”
     马车上面跟随张叔夜出使的唤做李若冰,字清卿。
     李若冰没有接话,张叔夜继续道:“梁山有一点,在我看来极为受用。”
     “张相公明言。”
     “梁山萧嘉穗处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觉得说的很对,就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李若冰不明就里,张叔夜解释道:“清卿,何为官?”
     “牧民也。”
     “朝廷的官是牧民官,是用来管百姓的。而梁山的官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是用来给百姓造福的。梁山取消士绅的超然待遇,看似不得士绅的心,实际上却收获了民心!”
     李若冰若

第258章 人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