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章 春的气息[1/2页]

重来1988 北冥虾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鹏城虽然像个大工地,但起码基础设施已经很完善了,眼下虽然看起来不像大城市但也跟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别无二致了。
     到了大特区椰城,这里一样像个大工地,但基础设施却差多了,连经济发展较好的一般县城都不如。
     街上却满是焦灼、期待、贪婪的面孔。
     海南是1988年定为大特区的。消息刚一宣布人们便蜂拥而至,就像当年天南海北的人奔向鹏城一样。
     两人打听一下楼房的价格,也确实如老王所说,基本都在一千三四百左右。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那种刚挖个坑,就开始卖的。
     转了转,童筝直撇嘴:“没戏!这破地方起不来!”
     “呵呵,房价能起来,等两年后再来看吧。”
     眼下,海南的房价之所以没起来,主要原因在于它刚开发。起码已经建好的楼盘得达到一定数量,才谈得上楼市。
     眼下只能叫坑市,一千三四已经够吓人了。
     从海南回到鹏城,童筝还得在当地的国库券交易市场观察观察,一直等着万科的股东大会召开。
     陈凡自己则先回来了。
     正好,陈锋注册的蓝都贸易有限公司各项手续已经办妥了。
     公司虽然没啥业务,账目什么的还是得时常整理,没事儿也得跑跑税务工商。
     专门雇佣会计肯定不划算,正好老龚家大女是个会计,就让她兼着干了。
     周末的时候,老龚家大女龚玉梅回娘家了,陈凡就赶紧拿着营业执照、法人印章之类东西过来。
     听陈凡说了下,再看看那些公司的东西,龚玉梅笑了:“哟!老弟自己开公司了?”
     “皮包公司,哈哈。”
     “做啥业务啊?”
     “暂时没想好。”
     “真是皮包公司哦。”
     “嗯,暂时没啥业务,不过我想买地,将来开厂子什么的用。”
     “好的,我帮你寻摸寻摸,有合适的就告诉你。”
     像龚玉梅这种,陈凡每个月给她100块钱就足够了。
     她也就隔三差五做一做账,跑一跑工商税务,在给自己单位办事的时候,捎带着就搞定了。
     转眼间,陈凡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来老鱼市儿了。
     心里惦记着张蓝,但也不敢太急躁。
     从南方回来第三天,才急匆匆地来市场买东西。
     走进市场后,陈凡假装四下张望着,不时扫一眼张蓝那边的摊位。
     只有她弟弟张鹏在。
     这个季节海鲜不太多,主要是各种贝类。
     像花蚬子、海蛎子、海虹之类。
     尤其海虹比较多。
     海虹这玩意比鲍鱼更风骚。
     只不过它包在壳里,不太引人注意。
     内地人要是第一次吃海虹的时候,保管能吓一跳。
     因为海虹肉太像某种东西了,连细节都具备。
     这玩意在渤海湾一带产量极其丰富,海边的渔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堆着海虹壳,甚至用来垫路。
     就像海南的香蕉一样,这玩意经常积压下来,男女老幼就组织起来把海虹煮熟了肉扒出来,晒干了卖。
     新鲜的当然才更吃。
     什么调料都不用放,煮熟了直接当菜吃。
     顶多用大蒜和醋拌一拌。
     80年代初以前,海虹极其便宜,一斤只要一两分钱。
     眼下贵了点,也不过两三毛。
     陈凡装模作样在市场里转了转,好一会儿也没见张蓝回来,只好硬着头皮走到摊位前。
     张鹏老远看见了,不停地点头,用眼神打招呼,指一指自己身旁的几个大盆,似乎在问“你想买什么?”
     大盆里装着海蛎子、蚬子之类东西。
     海虹则堆在柜台旁边的地

第70章 春的气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