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理寺的方向。
     殿角几位官员交换着眼色。
     有人低声道:“秦晔在西境根基深厚,在京中又掌禁军,现在还要往青州安插人手...”
     “咳!”皇帝轻咳一声,殿中的声音便静了下来。
     他看秦晔没有反对的意思,便慢条斯理地展开一份奏折:“闫爱卿,你弹劾青州转运使受贿的折子,用的就是沈望舒在云州查案的例证。”
     他一拍御案,“怎么,用他查案可以,用他治州就不行?”
     众臣面面相觑,不再反驳。
     下朝后,几位重臣低声议论。
     “陛下这是要借秦晔之手整治青州?沈望舒无根无基,倒是适合当这把刀。”
     有人冷笑,“我看不像,那小子在云州时,连剿匪都要先问永州大营借兵,秦晔在青州可没有兵给他用。”
     廊柱后,新任大理寺少卿林晏正默默记下这些对话。
     他是皇帝暗中提拔的寒门子弟,袖中藏着待呈的《青州刑狱弊案疏》。
     当夜,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沈望舒跪伏于地,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
     “抬头。”新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沈望舒缓缓直起身,正对上帝王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云州的差事,你办得不错。”新帝淡淡道,“屯田、安民、剿匪,推广医书,连伯安都夸你是可造之材,举荐你入户部。”
     沈望舒垂首:“都是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朕不喜欢虚礼。”新帝忽然将一份密折扔到他面前,“看看。”
     沈望舒展开,瞳孔微缩,那上面是青州十三县的田赋缺额和铁矿的私采记录,数额之大,触目惊心。
     “青州刺史,朕属意于你。”新帝的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平原郡守只是你的起点,若你能在青州站稳脚跟,将青州田亩、盐铁、矿务悉数厘清,五年之内,朕许你入阁。”
     沈望舒呼吸一滞。
     入阁拜相,那是多少文臣毕生所求?
     “臣……”他喉结滚动,“恐才疏学浅,辜负圣恩。”
     新帝忽然笑了:“心明则理通,理通则道达。道达者,天地万物皆可为师,何愁前路不明乎?
     沈卿,你写文章时,可没这么谦虚。”
     沈望舒心神一震!他在虞城所做之赋,新帝竟然读过?
     “沈卿,汝心明否?”
     皇帝指尖摩挲着青州田册,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大启疆域图》上,恰好笼罩平原郡。
    喜欢。
  

第45章 郡守之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