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叶明赌的是,崔家更看重实利而非一时意气。
果然,崔昊收起文书:34;叶大人痛快。不过江南不止我崔氏一家...34;
34;其他家,就劳崔公代为沟通了。34;叶明意有所指,34;听闻王尚书在淮北的盐场最近产量不佳?34;
崔昊会意,举杯一饮而尽。
离开醉仙居,李天宝急忙迎上:34;东家,谈成了?34;
34;成了。34;叶明长舒一口气,34;崔家会让出扬州盐场,其他世家也会适当退让。作为交换,我们在北方对他们网开一面。34;
34;这...会不会养虎为患?34;
叶明冷笑:34;放心,等军工准备就绪,这些私盐渠道...34;他做了个斩首的手势。
有了崔家的默许,叶明顺利接管扬州盐场。他故技重施,引入新式制盐法,同时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招募寒门士子和退役军官组成盐务稽查队。
表面上看,这支三百人的队伍负责查缉私盐。但实际上,叶明亲自训练他们侦查、绘图、传递密信等技能。
这些人身着盐丁服饰,却暗中绘制江南水系、道路图,记录各世家私兵调动情况,成为一张覆盖江南的情报网。
34;大人,这是扬州附近驻军的布防图。34;稽查队长张毅——原叶秋麾下斥候,递上一卷绢布,34;按您吩咐,重点标注了粮仓和武库位置。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叶明仔细收好。这些情报将通过特殊渠道送至李君泽手中,为以后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盐务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费也源源不断流入军工体系。叶明还创造性地设计了多种34;合法34;提取盐利的方式:
34;损耗补贴34;——新法实际损耗低于定额,差额部分转入秘密账户;
34;运输费用34;——虚增运输里程和成本,截留部分运费;
34;设备修缮34;——夸大维护开支,实则购买军工原料...
每月初八,都会有看似普通的商队离开扬州,车上装着34;海味34;和34;土产34;,夹层里却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些商队绕道而行,最终目的地永远是兴农庄。
随着时间的流逝,叶明的盐政改革初见成效。接管的三处盐场税收翻倍,朝廷上下交口称赞,连王振都不得不表面上肯定34;叶副使能干34;。而暗地里,军工基地已经储备了足够武装两万精锐的装备。
六月十五,叶明正在扬州官署核算账目,周瑾匆匆闯入:34;东家,出事了!崔家突然在江南抛售二十万引盐引,套现近百万两白银!34;
34;什么时候的事?34;
34;就这两日。更奇怪的是,他们同时在边境大量收购战马和铁器。34;
叶明手中的毛笔一顿。盐引是盐商的特许经营权证,相当于现代的商业牌照。崔家突然抛售核心资产,除非...
34;边境可有异动?34;
34;刚收到消息,突厥可汗在集结各部,号称二十万大军。34;
叶明猛地站起,脑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崔家要变卖资产资助外敌?或者更糟,他们准备在边境生事时,同时在京城发动政变?
34;立刻传信给太子和父亲,就说...34;叶明快速写下密信,34;39;盐价波动,建议增储39;。34;这是他们约定的暗语,意味着局势危急,需要加强戒备。
34;另外,通知兴农庄,加快破甲箭生产,特别是特制钨钢箭头的。34;
周瑾领命而去。叶明走到窗前,望着运河上往来的商船。
盐政改革本是为筹措军费,却意外让他发现了世家可能与外敌勾结的蛛丝马迹。如今风暴将至,他布下的盐务稽查网络,或许将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
喜欢。
第574章 盐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