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基地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北海进行勘探。
     他们带来了一艘小型的、可拆卸式的勘探艇。队员们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在冰面上开凿出一条足够长的航道,将勘探艇送入水中。
     勘探艇上,搭载着当时王国最先进的声呐探测系统。
     “声呐开启!深度设定为三百米,扫描范围五公里!”艇长对着通讯器喊道。
     “收到!”基地指挥中心里,负责声呐信号分析的技术员,紧紧地盯着屏幕。
     声呐信号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向着深邃冰冷的海底,撒了下去。很快,屏幕上开始出现反馈。
     “报告!水下二十米发现密集鱼群信号!规模……规模极大!初步估算,至少有数万条!”
     “水下八十米,发现大型生物信号!长度……超过十五米!”
     “我的天……司令,您快来看!”技术员突然发出一声惊呼,他的声音都变了调。
     陈岩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只见在声呐屏幕的最下方,代表着三百米深度的区域,一个巨大无比的、红色的信号光点,正缓缓地移动着。
     那个光点的长度,占据了屏幕将近十分之一的宽度。根据系统测算,那个水下生物的长度,保守估计,也超过了三十米!
     “这是……什么东西?”陈岩倒吸了一口凉气。旧时代的蓝鲸,最大的记录也不过三十三米。这片未知的海洋里,竟然潜藏着如此恐怖的巨兽!
     勘探持续了一周,结果,一个比一个惊人。
     他们发现,这片冰冷的海水中,似乎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类似于“生长激素”的微生物。这里的生物,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同类,要大得多。
     他们用特制的深海吊笼,第一次进行试探性捕捞。仅仅下放了五十米,拉上来时,里面就装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类和甲壳类生物。
     有通体漆黑,牙齿像刀片一样锋利的“黑刃鱼”。
     有外壳比钢铁还硬,需要用锤子才能砸开的“铁甲螺”。
     还有一种虾,体长超过半米,挥舞着一对巨大的、蓝色的钳子,被他们命名为“蓝钳龙虾”。
     陈岩立刻下令,将这些样本进行严格的检测,分析其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或过量的辐射。
     检测结果令人振奋——这些海产品不仅完全无毒,而且其蛋白质含量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指标,远超王国现有的一切食物!
     当第一批经过精心处理和真空包装的北海海产样本,以及那份令人心惊胆战的声呐探测报告,通过运输机,被紧急送回承天之都,摆在林风的办公桌上时。
     这位一手缔造了王国的君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拿起那张标示着三十米巨兽的声呐截图,用手指在上面轻轻敲了敲。
     “一个全新的、富饶的、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的粮仓。”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自己那座日益繁荣的城市,“传我的命令,‘破冰者之路的工程进度,加快百分之五十。同时,成立‘北海开发总局,由李援朝兼任总局局长,陈岩为副局长。”
     “我要在一年之内,在北海之滨,建起一座全新的城市,一座能够容纳十万人的、集渔业捕捞、水产加工、科研勘探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这座城市,就命名为——‘北望城。”
     林风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室内,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一个征服极寒之海的、波澜壮阔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林风的命令,如同一股东风,为本就如火如荼的北方工程,注入了无穷的动力。整个王国的资源,都开始向这个名为“北望城”的宏伟计划倾斜。
     建设部长兼新任“北海开发总局”局长李援朝,干脆将自己的办公室,直接搬到了“破冰者”之路的最前线。
     他与一批顶尖工程师,吃住都在临时的板房里,日夜不停地优化着施工方案。
     为了对抗永久冻土,他们从王国科学院申请了最新的“速凝抗冻混凝土”技术。
     这种混凝土在搅拌时会加入一种特殊的化学催化剂,能够在极低的温度下,迅速凝固并释放出大量的热,从而融化周围的冻土,与冻土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坚固无比的基础。
     为了加快进度,工程采用了“模块化”的建设思路。
     道路的许多部分,如桥梁的梁体、涵洞的管道,都在后方承天之都的工厂里预制完成,然后用特制的重型运输车,像搭积木一样,运到前线进行组装。
     数以万计的工人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工。巨大的探照灯将整个工地照得如同白昼,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的号子声,在寂静的冰原上,奏响了一曲雄浑的交响乐。
     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破冰者”之路,这条全长超过一千五百公里,贯穿了无数冰川、冻土与山脉的钢铁巨龙,便奇迹般地全线贯通。
     当第一辆满载着物资的重型卡车,从承天之都出发,沿着平坦宽阔的柏油路,顺利抵达“守望者”前进基地时,所有在场的建设者们,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多饱经风霜的汉子,抚摸着那坚实的路面,流下了滚烫的眼泪。
     这条路,是用他们的汗水、智慧,乃至生命铺就的。
     路的尽头,便是北望城的选址。
     魏承业,这位旧时代的顶尖工程师,如今作为北望城的总设计师,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
     “陛下要求,这座城市不仅要坚固,能抵御零下五十度的严寒和十二级的暴风。还要高效,所有的功能区划,都要围绕着‘渔业这个核心来设计。更要……宜居。”魏承业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对着一群年轻的工程师和规划师们,讲解着他的设计理念。
     “所以,我的核心思路,是‘一核、

第274章 完整掌握一条海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