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4章 证券周报的农村包围[1/2页]

九零倒爷 皇明浪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城的梅雨季总是来得猝不及防。雷宜雨站在长江证券大楼的窗前,看着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细流,像极了那张浸水后显现秘密航线的防汛值班表。三天前在保险柜前发现的数字组合——3271958718——此刻正躺在他衬衫口袋里,被体温焐得微微发烫。
     “雷总,化肥厂的回执到了。“苏晚晴推门进来,呢子外套上沾着雨水的气息。她将一叠盖着红章的票据铺在桌上,最上面那张印着“湖北农资公司黄陂分销站“的抬头,背面用铅笔写着几个公社名称。
     雷宜雨用指尖轻抚纸面上的褶皱。这些看似普通的农资单据,实则是打开农村金融市场的钥匙。他抬头时,发现苏晚晴耳垂上的铜钉在台灯下泛着暗红的光——与老陈头描述的那个“东北腔女干部“如出一辙。
     “老吴呢?“
     “在仓库清点油印机。“苏晚晴将湿漉漉的鬓发别到耳后,“按您的要求,从武钢宣传科借来的那台老式机器,还能用。“
     窗外的雨势渐大,雨水拍打着金融大厦的玻璃幕墙。雷宜雨想起昨天深夜那支围堵大楼的自行车队——江城速运的骑手们戴着铜钉耳饰,链条油在雨中泛出诡异的蓝绿色。当时他站在十七层的黑暗中,看着为首那人抬头时耳钉反射的冷光,像极了718轮航行日志里提到的“红星铜钉“。
     走廊传来沉重的脚步声。老吴抱着一摞泛黄的报纸闯进来,军绿色雨衣往下淌水。“查到了!“他抖开一张1958年的《长江日报》,指着中缝处的小字公告:“中国人民银行长江流动办事处成立,首任科长周XX......“后面的字迹被水渍晕染,但足以确认那个姓氏。
     雷宜雨接过报纸,发现公告旁的配图是艘货轮,舷号被刻意模糊,但船尾的锚机上有道显眼的刮痕——与718轮去年大修时的照片完全吻合。他突然明白“钥匙在信托“的真正含义:不是实体钥匙,而是某种传承关系。
     “明天去趟黄陂。“雷宜雨将农资票据收进牛皮纸袋,“带上新印的《证券周报》。“
     雨后的乡间土路散发着潮湿的草木香。吉普车在泥泞中颠簸前行,后座上捆着几大捆刚油印出来的报纸,油墨味混着化肥的氨水味,熏得人眼睛发酸。苏晚晴对照着清单核对:“长岭公社五十份,王家河六十份......“
     “停一下。“雷宜雨突然出声。车子正经过一片晒谷场,场边砖墙上刷着褪色的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下面却贴着崭新的《江城速运招聘启事》。
     老吴跳下车,揭下那张传单。纸质厚实,比普通招工广告考究得多,背面印着模糊的网格线——像是某种票据的底纹。
     “他们动作比我们快。“苏晚晴皱眉,“上周刚决定的农村推广计划......“
     雷宜雨摇摇头,指向晒谷场角落。几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正在给老乡发肥皂,每人领完都要在表格上按手印。其中一人转头时,耳垂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光。
     黄陂农资分销站的仓库里堆满印有“防汛专用“字样的麻袋。站长是个满脸褶子的中年人,接过雷宜雨递来的香烟时,手指在过滤嘴上敲了三下。“化肥换报纸?“他吐着烟圈笑,“城里人就是花样多。“
     “不是换。“雷宜雨示意老吴搬下一台收音机,“订全年《证券周报》,送两袋尿素。“
     站长突然压低声音:“前天也有人来谈合作,开的价是你们三倍。“他撩起裤管,露出小腿上新鲜的擦伤,“不过他们要用我的仓库堆39;防汛沙袋39;。“
     回程时吉普车绕道去了趟长江支流边的王家河公社。土墙上用石灰刷着“证券知识下乡“的标语,几个小孩正用报纸折纸船。雷宜雨蹲下身,发现他们用的是上周的《证券周报》,中缝处印着国债认购指南。
     “同志,这报纸能退不?“一个穿胶鞋的老农拽住他,“俺们按手印领的,说订报就发化肥票,可到现在也没见着.

第204章 证券周报的农村包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