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神秘气体的功用被种水稻的农业科学家发现了,却被封口了,不要说发表什么论文了,连谈论都不行。
     老袁头参加了几次秘密会议后,就回来安心的搞自己的杂交育种研究了。
     可当初的12楼留下的150亩水稻成了老头的宝贝了。
     在收割的时候,是一株一株收割的。为啥?就因为水稻出现了变异。
     一个是单株植株都在3米以上的高度,因为层高只有2.5米,所以水稻都把头垂了下来,当然也有稻穗太重的原因。
     二十基本都是多穗植株,也就是一颗秧子上长着2—6穗。
     老头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告诉收割人员,先收割6穗植株,把这些集中起来。
     然后是5穗的,再然后是4穗的,依次类推。
     它们不同穗的种子就集中起来了。
     对于6穗植株的亩产测算,把庄诚吓了一跳。
     我去。这尼玛就是神话啊。
     6穗水稻的米粒,单粒重2克。单穗1000粒。也就是说,每穗可得2公斤大米,6穗就是12公斤。
     一颗水稻植株就能收12公斤大米,这不是神话吗?!
     一亩地可种植6670颗水稻单株。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亩产大米80吨的感念,可以养活大概533人。
     这是一亩地,667平方的面积。
     这层楼150亩中,6穗的水稻植株,换算成面积有10亩,颗水稻植株。
     产量是800吨。
     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的。现在大部分还都是带壳的稻种呢。
     当然5穗、4穗、3穗的都作为备用种子保存起来,2穗和单穗的基本就不考虑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保留了种子,万一要用到呢?
     收割完这茬水稻,老头带着团队头拱地的把这150亩地进行了翻整。
     而6穗水稻种子也出苗了。
     眼瞅着绿油油的秧子噌噌的往上窜,庄诚和老头都高兴坏了。这要是成功了,将是整个人类的福分呐。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这边庄诚和老袁头正兴趣怏然的种水稻呢,另一边,国家也在秘密的组建神秘气体研究所。
     从各科研院所抽调精兵强将,一起来研究这个气体。
     此时,其他国家也没闲着。
     不光中国发现了这种气体的神秘,世界排名靠前的国家都在研究。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在农业上,中国的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在中国西南省份的昆光市,建立了这个庞大的研究机构。
     各个学科的科学家都把这种高空神秘气体物质当做一个介质或者催化剂来进行实验。
     无论是光线还是电波在这种物质里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某种变化。
     ……
     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一个金发绿眼的洋人,身着严密的防护服,坐在一间密闭的实验室里,进行着精细的显微操作。
     一个卵子正在被打入一颗精子。
     在透明的密闭玻璃罩内,突然喷出一股气体,嗤嗤的声音特别的明显。
     实验室内有很多的摄像头,从不同的角度记录着整个实验的过程。
     在实验室外的大厅里,很多科学家都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神情严肃。
     这个操作员在防护服里口述着自己的操作程序。
     “下午,三点十五分,进行第一次羊卵子人工

第179章 秘密研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