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6章 燕王不悲不喜[2/2页]

我的蒸汽大明 顾屈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公于私,于国于朱家,这都是好事啊!
     左手拿着五军都督府的军令,右手拿着一封只有他自己知道译码的密信。
     看完这两封电报后,燕王的表情十分的复杂。
     五军都督府的军令倒还好,无非就是让他准备明年出征的事宜。
     但是来自自家老爹,天子洪武帝的密信,可就非常让他心情复杂了。
     洪武帝在这封只有燕王能看懂的密信里,毫不掩饰的,将他的想法告知了燕王。
     甚至直接许诺他,日后全取漠北了,燕王至少能获得一块纵横都超过一千里的大封国!
     而且是实封!
     可管军,也可治民,允许自行招募官员,开国建制!
     唯一的要求只有一点,国内必须行《大明律》,奉大明皇帝为主。
     而且非外藩,而是内藩,必须服从中央的指挥!
     除此之外,国中之事,燕王可以一言而决!
     这权柄,几乎已经和商周时期的诸侯差不多了!
     除了地方离大明故土真的有些太远了,直线距离都超四千里,再加上漠北偏远一些的地方,更是离中原能有个六千里远。
     其他方方面面都挺好的。
     他作为叔叔,也不用在国内面对自己那位侄儿皇帝。
     可以自己开国立庙,起燕国宗庙,称王做祖!
     也许一辈子都回不了中原一次,连跪拜侄儿皇帝的机会都很少。
     待遇比自降尊位,向汉文帝称臣,关起门来过自己小日子的南越王赵拓都强得多呢!
     久久凝视了这封密信许久后,燕王长叹了一口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位离他是真的越来越远了。
     比起刚立太孙时,现在的他,其实已经渐渐接受了,这个庞大帝国的下一任继任者不会是他,而是那位侄儿的这一事实了。
     洪武帝做了总总措施,防止他宾天后,燕王造反的可能。
     这一切燕王也都看在眼里,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仅仅凭借手头王府一万多卫军,想要掀翻应天府正儿八经受诏登基的新帝,是不现实的事情。
     他敢起兵,那肯定就只会落得一个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比起那要跪地乞求侄子才能苟活在世的下场。
     现在洪武帝提出的这个分封漠北的待遇,真的已经是非常好了。
     也说明父亲确实心中还是有他们几个孩儿的。
     虽然说皇帝宝座没有了,但是捞一个实封的王国,也不错了。
     说实话,在心里反复已经权衡几年了的燕王,对洪武帝的这个安排,已经很满意了。
     没到绝路的情况下,没有人想要兵行险着,去赌那只有千分之一几率才有可能功成的造反之路。
     有一条更稳妥,且还算光明的路选择,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燕王在大厅内沉默许久后,收起了这两封电报,沉声向外喊道:“来人!”
     “将府中辽东进献的上好东珠,挑选百二十枚,送回京城,七十枚进贡陛下,五十枚送于太孙!”
     “另,遣世子携带孤的请安奏折,亲赴京城,觐见陛下。”
     “觐见之后,世子便留于京城吧。”
     想了想,可能是觉得这还不够,燕王又补充喊道:“让世子带着世子妃一起回京!”
     “若无陛下诏,不得回北平!”
     门外一直守卫着的府内侍卫,立马恭敬领命,前去寻找世子了。
    喜欢。
  

第146章 燕王不悲不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