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姐是从东北黑河那边过来的吧?带着两个孩子一定吃了不少苦。”
     在轧钢厂里,当年和于继海一起制造收割机的有几位东北人,他们擅长聊天,把东北各地的方言特色都讲了一遍。陈杨知道,易玲的口音正是黑河那边特有的。
     “大兄弟耳朵真灵。”
     易玲性格直爽,“没错,我是坐火车来的,还挺顺利。”
     陈杨一听易玲坐火车过来,立刻转头看向她。
     如今新世界刚建立不久,各地敌特分子依然活跃。从黑河坐火车到京城这种重要地区,必定需要经过多层严格审查。易玲作为一名女子,能弄到车票确实不易。
     再想到易中海,陈杨心中已有所猜测。
     易中海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这对母女背景不简单。
     这也验证了一句老话:好人有好报。
     如果易中海没能及时领悟某些道理,他可能会错失这份缘分。如今遇到她们,对易中海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别再说什么吃苦的话。”
     ...... ... .......
     陈杨沉思片刻,对易玲说道:“大姐,学生们已经开始上课了,咱们不用急。让孩子们先在院子里熟悉一下环境,等到下学期开学时,我带他们一起去学校。”
     易中海听后,脸上的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他也曾考虑过让孩子们上学的事情,而且有了陈杨这样的榜样,大杂院里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哪怕只能学到陈杨一半的能力,就已经很不错了。同时,易中海觉得由陈杨来处理此事,会显得更正式,也能让易玲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相比之下,他自己只是个八级钳工,和陈杨相比差距甚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
     易玲笑了,接着对陈杨说道:“那就麻烦你了,这两个孩子皮得很,要是不好好念书,你就狠狠管教他们吧。”
     “……我们不打孩子。”
     陈杨笑着回应,内心对这位直爽的大姐颇为欣赏:“大姐,咱们先坐下吃饭。”
     易玲也坦然地把自己当作家里的一员:“行。”
     易中海感到十分开心,有了孩子和家庭的陪伴,生活变得热闹起来,心中的忧虑一扫而空,于是忍不住多喝了两杯酒。
     周建设年纪稍长,显然见多识广。面对满桌陌生人,他并不拘谨,帮着何雨柱倒酒,还给弟弟夹肉。何雨柱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心里十分欢喜:“以前以为只有棒梗是个好孩子,现在看来,建设和抗美也都挺不错,特别是建设,这小子越来越结实了……”
     宋沁蓉在一旁并未多言,但聋老太太对她颇为满意,不断为她夹菜。坐在陈杨和宋沁蓉中间的娄晓娥却因此心生醋意。
     老太太有了孙媳妇,竟对亲孙女置之不理,实在偏心。
     饭后,陈杨送宋沁蓉回家,宋沁蓉兴致很高:“陈杨,今日饭桌上的人个个不错,尤其是易玲姐,真是位贴心的大姐,孩子们也很可爱。”
     一路上,宋沁蓉都在分享饭桌上的趣事,随后问道:“陈杨,晓娥姐还跟我抱怨你不叫她姐呢。”
     陈杨笑着回答:“我确实拿她当姐姐看待,易玲姐和晓娥姐都没恶意。”
     娄晓娥自小受到良好保护,未见过太多世态炎凉,单纯善良,家教也让她无法滋生恶意。
     而易玲则不同,她经历过风雨,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用餐时不忘帮两个孩子将袖子卷起露出手腕,种种细节表明她绝非普通人物。
     陈杨说道:“老易膝下无子,过去依赖他人,如今醒悟过来,反而收养了一个好女儿,两个外孙也都很优秀。”
     后座上的宋沁蓉连连点头:“这正是善有善报,陈杨你也一样……若你真如自己所说般让人畏惧,就不会在大院中营造出这般温暖的氛围。”
    喜欢。
  

第18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