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直到得知“匠人”称号由陈杨提议设立,大家才稍作平息。毕竟,易中海与陈杨是邻居,同住在一座四合院内,这样的关系若无法获得资格,倒显得不合情理了。
     易中海身为八级钳工,平日低调务实,从不争名逐利,一心专注于本职工作与培养徒弟,堪称厂里的佼佼者。
     这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陈杨远比车间里传闻的优秀。
     车间里有人说陈杨欺凌邻居,逼得孤儿寡母不得不离开家园。可如今,陈杨二话不说就把自家邻居的名字上报,这样的邻居,我们竟也想拥有了。
     大家都羡慕易中海。
     然而易中海依然沉默。若有人能读懂他的眼神,会发现眼底藏着深深的歉意。
     是他辜负了陈杨啊。
     谁能想到陈杨如此大度,不仅不计前嫌还主动帮助他。换作是他,恐怕会直接否定陈杨吧?
     以德报怨!陈杨真是胸怀宽广!
     易中海对陈杨产生愧疚感。回想自己在家的行为,更觉惭愧。
     陈杨这是故意让他看到的吗?
     厂里这么多人,陈杨完全可以展示给他人看,为何单单选择帮他?即使是为了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他自己。
     陈杨能做到任人唯贤,我易中海难道不该公平对待吗?
     难道帮陈杨说话就是在拍马屁?
     易中海认为这种说法毫无意义。拍马屁?他根本没有那个资格!
     接着,一系列消息传来。
     被选中的工匠将前往轧钢厂的尖刀班工作。
     什么?
     一个轧钢厂竟然成立尖刀班?这消息传出后,许多退伍老兵看到易中海沉默不语的样子,忍不住轻蔑一笑。
     就凭他这样的人,打十个都不成问题。
     要是早知道选的是要组建尖刀班的匠人,自己去也无妨,冲锋陷阵总比操作机器有趣得多。
     后来才得知,所谓的尖刀班并非想象中的战斗队伍,而是专注于生产创新产品的团队,目标是研发更优质、更先进的产品。
     当然,荣誉和奖励少不了。
     工人们认为,一旦设计出新产品,奖金也不会少。
     这么好的事情,一定要抓住机会。
     不少八级钳工和七级钳工都对“匠人”称号动了心思。
     更令人震惊的消息接踵而至:轧钢厂将选拔一批具备优秀素质和个人基础的工人,送往由匠人开设的“夜校”学习,由匠人亲自指导,快速培养专业轧钢人才。
     首批学员名额为50人!
     哇……
     年轻工友们瞬间沸腾。
     还有这样的好事?
     原以为只有资深且技艺精湛的工人才能享受特殊待遇,没想到年轻人也有机会。
     真是太好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易中海的徒弟们。
     他们早已知晓师父被评为“匠人”
     的消息,一人得志,鸡犬不宁,如今易中海在厂内地位提升,徒弟们的处境也随之改善。
     现在听说厂里要招募学员,易中海的徒弟们自认为最有希望进入“夜校”深造。
     谁让有位好师傅呢?
     一时间,厂里沸腾起来,不少人拼命想要挤进“匠人”的行列。
     评选匠人这件事,对刘海中来说简直是最煎熬的时刻。
     刘海中是厂里的七级钳工,又和陈杨住同一院子,本来也有很大机会被评为“匠人”。
     可他得罪了陈杨,而且还是他挑起的头。
     得知易中海被评为“匠人”
     时,刘海中的脑子像是炸开了花。
     他很难受,甚至想哭。
     在车间时,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为什么要没事找事得罪陈杨?
     现在不管什么事,都别指望落到自己头上。
     整个下午,刘海中都恍惚着,回家时更是迷迷糊糊,比平日迟了十几分钟才到家。
     回家后,刘光天、刘光福两兄弟已经在屋里了。看着老伴满脸忧虑,刘海中明白,兄弟俩已经把厂里评选“匠人”
     的事情告诉了她。
     “回来啦。”
     老伴一向不敢在他面前多

第13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