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金属,突然想起开源社区里的一句留言:“我们不是在赌局里押注,而是在为未来砌砖。”
     范德伯格在新加坡得知瑶光竟用手工工艺凑齐了关键部件,失手将价值百万的水晶镇纸摔在地上。
     他看着卫星照片里实验室天台的临时工坊,那些转动的磨床和悬挂的砂轮机,像极了工业革命初期的手工作坊,却在21世纪的科技战场,撕开了资本垄断的裂缝。
     “他们在用手工业对抗自动化,用情怀对抗专利壁垒。”
     秘书递来最新的舆情报告,全球关注瑶光发布会的人数已超5亿,“公众把这场对决看作科技民主化的象征。”
     范德伯格沉默许久,突然抓起电话:“通知研发部,EUVX光刻机提前48小时发布——我要让所有人看看,资本的碾压级优势如何终结这场闹剧。”
     关瑶在实验室接到消息时,倒计时屏幕显示剩余72小时。
     她抬头望向窗外,临时工坊的灯光在夜空中连成一片,像极了散落的星群。
     南院士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攥着最新的材料测试报告:“手工轴承的精度达到了纳米级,新型反射镜的反射率提升至 99.98%。”
     老人的白发在灯光下微微颤抖,“关总,我们能赢。”
     抵押出去的总部大楼前,施工队突然集体停工。
     他们看着实验室方向腾起的焊花,那是工程师们在组装最后一台光刻机组件。
     有人掏出手机,在大楼废墟的围墙上直播:“看见那些光了吗?那是我们自己的科技火种,烧起来就不会灭。”
     而此刻的关瑶,正带着团队将手工打磨的轴承装入光刻机核心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发布会现场穹顶的聚光灯将展台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几何图形,全球超过2000家媒体的镜头对准瑶光的7纳米光刻机。
     那台由手工轴承与光子晶体反射镜拼凑而成的设备,此刻却发出刺耳的蜂鸣警报。
     红色警示灯在操作面板上疯狂闪烁,关瑶看着监控屏上紊乱的数据流,后颈渗出冷汗:极紫外光源的能量波动已超出安全阈值几百倍。
     “是水冷系统!”小林突然扑向设备后盖,金属防护罩烫得发红,“液态金属冷却管道被杂质堵塞了!”
     工程师们瞬间围拢,有人徒手拧开螺丝,有人举起液氮喷枪,高温金属的焦糊味混着冷却液的白雾弥漫在整个会场。
     距离阿斯兰发布会仅剩3小时,海外直播平台的弹幕正以每秒十万条的速度刷新:“要失败了”“资本果然不会输”。
     南院士拄着拐杖挤进人群,老花镜滑到鼻尖。
     他盯着管道内壁附着的黑色结晶,突然扯开白大褂口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支注射器。
     “用这个!”老人的声音带着哮喘的沙哑,“当年造核潜艇,我们用注射器清理过核反应堆的微管道!”
     年轻工程师们愣了半秒,随即疯抢注射器,在沸腾的设备舱内展开施救措施。
     关瑶的手机在此时震动,叶凛发来紧急情报:“阿斯兰提前到两小时后发布,范德伯格正在前往会场。”
     她抬头望向倒计时屏,红色数字跳动成“01:59:59”,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喜欢。
  

第31章 我们能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