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是稳扎稳打,一个月前我就听你说过,这个拖把甩干机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现在只是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而周宇的作品固然先进,但常需反复修改,实用性也不如你的作品贴近生活。”
     “这个发明真的很棒,无论是节能还是便捷性,都体现了你的用心。”
     常规对林耀东的研究精神表示赞赏,认为他是科研团队中的宝贵成员。
     尽管林耀东曾犯过错误,但常规始终欣赏他的能力,并愿意给予谅解。
     林耀东听闻常规的认可后,心中的疑虑终于消散。
     常规则因解决了科研事务而感到轻松。
     当林耀东问及常规是否回家时,常规点头回应。
     随后,林耀东提到妻子为常规准备了节日礼物,希望他节日快乐。
     常规感激之余,也对忘却节日的忙碌生活有所感慨。
     回到家时正值晚餐时间,女儿怡宝热情迎接常规。
     常规询问妻子娄晓娥的去向,得知她因餐馆事务繁忙未能共进晚餐。
     常规了解情况后,提议节日期间全家应好好相聚,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
     娄母一向注重传统礼节,在重要节日到来前总会提前筹备佳肴。
     她曾表示会尽力抽空参与,但常规深知自己的忙碌程度,身为多家公司的管理者,每天都面临各种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
     面对娄母的抱怨,娄父立刻反驳道:“谁规定女人不能有自己的事业?难道所有人都要像某些人那样,只围着家庭打转?”此话一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娄母听后情绪激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的付出难道不算数吗?女儿现在连辅导外孙女功课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常常熬夜,我看着都心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娄父毫不退让:“这是现代社会,谁不是这样?晓娥已经享了好几年清闲,现在正是锻炼的好时机。
     ”娄母则认为父母理应为子女分忧解难,不应让他们承受过多压力。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断升级,显示出两代人在观念上的差异。
     娄父语重心长地说:“你这话不对,年轻时我们也吃过不少苦啊。
     那时我在工程院工作,常常几个月在外奔波,回来的时候累得不行。
     ”
     娄母反驳道:“别说啦,以前的日子确实不容易。
     还记得晓娥小时候生病,我一个人背着她走了好几公里去医院。
     那些苦日子虽然艰难,但也让我们有了如今的生活。
     ”
     娄父接着说:“忆苦思甜是我的一贯风格。
     ”
     娄母白了他一眼:“你就爱提过去的事,我觉得一家人曾经和和美美的生活就很美好了。
     而且我总觉得不该让下一代重复我们的苦难。
     ”
     娄父语气加重:“你就是太过娇惯孩子了。
     你看晓娥,平时哪里有什么压力?偶尔加个班就被你这么抱怨,真让人难以接受。
     ”
     这时,常规平静地插话:“爸妈,事情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转向娄母,他说:“妈,我想跟您详细说明一下为什么鼓励晓娥去工作的初衷。
     ”
     常规继续解释:“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晓娥之前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她说过她希望能摆脱完全围着家庭转的生活。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多可能性的权利,而不是将人生局限在为他人服务中。
     ”
     他补充道:“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经营一家小店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证明这条路很适合她。
    喜欢。
  

第363章 娇惯孩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