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3章 虚虚实实[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银票这玩意就如同朝廷发行的宝钞,刚开始时坚挺得不得了,可到了现在……不能说一文不值,还是值过一两成的。
     宝钞现在还能通行,这没毛病,因是朝廷强逼的,大伙就是捏着鼻子也要意思意思。
     若是宝钞敢如钱庄一般自由兑换,早破产无数次了。
     方唐镜接过帐簿翻看,汪先生只觉得自己手心里全是汗。
     汪先生小心翼翼地说道:“公子,虽说贷款业务增长了十多倍,可咱们惠民银行的准备金是不是该准备多点?若是发生了挤兑,可就全完了。”
     方唐镜颔首道:
     “眼下形势还是很好的,贷款还是要放,准备金的事你不必担心,先从江南发一批银子过来,当然……吸储还是重点,得想办法,将银行的业务推广至官员之中,若是能将宫中的银子或者官员的俸禄全部由咱们代管就好办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汪先生眼珠子差点都要暴了出来,公子当真是敢想啊!
     咽了咽唾沫,汪先生又小心道:“小人担心宫里和朝廷未必肯将银子储入咱们银行,毕竟咱们乃是民间的私人资本……”
     方唐镜摇头道:“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咱们可以把惠民银行拆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国有和民营合股的银业,这样一来,他们没理由不储蓄的,毕竟有利息嘛,再说了,必要的时候,可以提高储蓄利息就是了。反正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存入银行里生息,还能多一笔额外的收入,必要的时候,咱们还可以给朝廷贷款办事,双赢的事,何乐不为?”
     汪先生想想也是这个理,不过,对于方唐镜能否说动宫里和朝廷并不抱多大希望。
     当然,这些都是下一步的事,还是要先解决目前的困局要紧,汪先生又说道:
     “公子,按你说的,规划书做好了,就在下面那一相。可筹备京师纺织产业集群的事,又需要一大笔银子,保守预算也得四百万两现银,这笔钱如何筹措?”
     这才是最要命的,惠民银行若是顺利拿下这个产业集群,便将成为独霸整个京城的金融巨兽,可若是蛇吞象,那就要生生噎死。
     方唐镜没有说话,先拿起规划书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便慢慢踱步,过了好一会,方唐镜才道:
     “计划做得还算严谨,不过,有些保守了,胆子再放大些,一期工程要扩大三成。
     最重要是要占住先机,咱们一旦前期投入成功,后期跟风之人就会一哄而上。
     后面就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无端地推高成本,还会形成无序竟争,因而一定要尽早形成规模,牢牢占据住资源和人力的优势,设置牢固的护城河,让后来者想进来也有心无力!”
     还要推高三成?
     汪先生只觉得脑子一阵嗡嗡作响。
     这都已经是按最大限度的想象来做的规划书了,就这样,银根的风险之高也已经前所未有,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汪先生敢保证,方唐镜和自己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如果说之前是在走钢丝,现在就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方唐镜笑道:
     “不必担心银子的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放出两道消息,其一就是把新的规划书内容放出去,向勋贵们募股,这事交给徐小公爷去办;其二就是向外放风,就说咱们银行的准备金不够了,为了筹备纺织集群产业,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别人恶意挤兑,需要紧急吸储,利息提高到百分之八。”
     啊!
     这是什么见鬼的操作。
     第一个消息可以理解,造势嘛,制造一个市场热点,这样一来,大家投钱进来不要太快。
     可这第一个消息一旦配合第二个消息就是一招臭得不能再臭的臭棋了。
     若是外间得到这个消息,怕不会连夜挤兑,连银行门槛都要挤破?
     汪大掌柜简直以为方唐镜疯了,这是担心死得不够快的节奏么?!
     “公子,你……”曾经很穷很落魄的汪大掌柜已经无语凝噎。
     方唐镜微笑道:“做金融的都是骗子,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就是要看看……”
     看看,有什么好看?穷鬼很好看么?
    喜欢。
  

第593章 虚虚实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