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1章 至厚脸皮[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过要有个度。
     这么说吧,竟争不是坏事。
     你想想,若只是咱们一府之力,当然也能办得起来,但势必在规模和资金上就慢了一截。
     若是有大量的商家投入,瞬间就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这影响力就更不必说了。
     大量的商家涌入,也就意味着商品的极大丰富,绝不会局限于咱们所说的这几类,会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如此一来,咱们就不是一条街,而是一整个区的经济民生都会活过来。
     当然,大量商家涌入,会把咱们的先进经险学了过去,甚至是照搬,形成强有力的竟争,这是不利之处。
     所以你们想要先把地利这一块占了,这个想法本身是很好的。
     不过也要留给别人参与的余地,关键是要让他进得来,却敌不过咱们的优势。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以我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格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谓水涨船高,外来的商人和他们的资金便是水,进得越多,咱们这艘船才会越高,你们都是船上的人,当然也就越加的稳固,高枕无忧是也。”
     一番话令得松江商人团豁然开朗,老麻狂拍马屁道:
     “公子果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怎么样才算是适合的度?”
     “我算了一下,咱们占据了最重要的这条街道,余下周边四条街道,咱们只需要占据两到三成主要的街道关键处便可,比如交叉路口,最显眼的地段,人流经过的密集区,这些选址方面,相信诸位高邻比我这个书生要懂得多,就不献丑了。”
     “公子高瞻远瞩,果然是设计得精妙无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
     众商人哈哈大笑,最重要的疑难杂症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资金问题了。
     老麻又道:
     “公子,您也知道,咱们松江府商人在京城的力量还是有些稍欠薄弱了些,即便是只占据余下街道的两三成,资金仍是有一定的缺口。
     何况还要进货囤货,门面装修等等一些琐碎之事,都是需要现银支持的。
     若是在江南,咱们筹措起来完全不是问题,可在这京城,就一时有些为难。咱们想,能不能以咱们在家乡的产业为抵押,从您的‘惠民银行贷一笔款子?”
     “救灾扶贫基金会”更名为“惠民银行”,这是大家才知道的大事。
     最重要的是,许多人都从“救灾扶贫基金会”里贷过款,这里面的甜头就不必多说了。
     比如老麻能短时间内暴发成松江府第一档次的商人,就是获得了“救灾扶贫基金会”的低息贷款。
     现在全国的钱庄上上下下都是一分到两分的月利,当然还是“惠民银行”六厘月利的低息最有吸引力。
     “这有何不可。我们‘惠民银行正打算在京城开分店,各位都是优质的老客户,当然要大力支持。
     另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咱们惠民银行存钱也是可以有利息的,分为几个档次,随存随取,年利为两分。定期,一年期为三分,两年期为三分三,三年期为三分五。
     诸位可以存入一笔资金,三千两银子定期,便可成为咱们银行的贵宾。
     何为贵宾?就是存取款时可以优先,最重要的是,贷款的利息还可比平常商家再低一点,比如低息贷款目前为六厘的月昨,成为贵宾之后,便可享受到五厘的月利?
     ‘惠民银行的实力大家是知道的,之前给大家看的几家空铺地契,就是将来的‘惠民银行地址,支行真正要办起来,大约还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大家都可以先规划一下,该贷多少钱够用,若急着用钱的,随时可以过来跟我签约.
     我这次进京没带什么银子,只有十多万两,加上刚才各位高邻交割的十九万,合起来约有三十四五万上下,大伙先凑合着用。半个月之后,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噗通”一声,刚刚走回来的王千户两腿一软,结结实实地摔了一个满嘴泥。
     你明明是被人绑架进京的好不好,哪里来的十多万两……
     这睁眼说瞎话的功夫,比当朝的三阁佬还要不要脸!
     不对,是脸皮之厚赛过了三阁老外加城墙,刀枪不入,炮击无恙也!
    喜欢。
  

第471章 至厚脸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