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3章 礼大于法[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做了,当真就是开了千古先例!必定会名载史册。
     当然,史册上记载的,绝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不但会留下一个酷吏的名声,还会坏了儒林规则,为天下读书人所诟病。
     这对于一个清流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好胆!方唐镜镇定自若的回答竟让白御史无言以对!
     周尚书和黄公公原来昏昏欲睡状顿时打了一个激灵,不若而同地重新打量起方唐镜来。
     方唐镜的挥洒从容在三位大佬心头添上了重重的一笔,均是一振,钓到大鱼了!
     非常之人才敢行非常之事,也只有心理素质如此过硬之人才敢做出如此大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这就让白大人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况之中,处罚方唐镜吧,绝对的得不偿失,可若不处罚方唐镜吧,那岂不是说此言有理,他白大人是在无理敢闹?
     进退两难!
     白御史终于知道,以李士实这般强势的提学官,在这位名叫方唐镜的考生面前,为何也要持躺平的态度了。
     实在太过于牙尖嘴利,一句话就能让人噎得半死!
     深吸了一口气,白御史正要说点什么,出乎所有人预料,方唐镜反而先开口了:
     “宪台大人,召学生至此,莫非发生了什么科举舞弊的大案么?”
     这……
     轻飘飘一句话,不啻惊雷!
     就不仅仅是好胆的情况了,明明是“拘传”到此,可从这考生口里出来的就是“召”,道理跟之前的“不跪之礼”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说,在“礼”的面前,“法”只能靠边站了。
     既然官府的威严在贡院里不成立,那么在考生没有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你就没有权利“拘传”,只能是“召”了。
     我……顶,还是要主导审讯的节奏么?
     周尚书和黄公公对视了一眼,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第一次见到如此强势的生员,谁给他的胆子?谁给他的底气?
     公堂之上,主审官若不开口提问,堂下犯人是不可以擅自开口说话的,违者轻则掌嘴重则杖刑。
     可偏偏这生员就敢拿公堂当成寻常会客室,敢把审讯当成与士林长辈交谈一般处理。
     白御史要占住理的话,就必须掰扯明白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会面,是审讯还是会客?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可白大人此时还硬是没法与此子掰扯什么礼与法谁大的问题。
     礼法礼法,先有礼才有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都是礼不是法,礼才是朝廷的统治根基,这也是六部之中,礼部排在刑部之前的原因,这是不辩自明的道理,在座诸人谁有胆子反对?
     白御史只要敢和方唐镜辩论这个问题,都不用方唐镜出手,他身边的礼部周尚书和镇守太监黄公公就敢第一个跳出来联手直斥其非。
     只能避开这些问题了,白御史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内心险些憋出的内伤,威严斥道:
     “你自己做的好事,就不需要本官提醒了吧,若是主动交代认罪,尚能酌情从轻,若是顽冥不化,休怪本官铁面无情。”
     话虽然放得重,可连白大人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这家伙太能作了,有空子就钻,没有空子就制造空子。
     一般的讼棍也就是钻钻律法的漏洞,这家伙不同,一开始就直奔着名份大义去的。
     瞬间就占据了朝廷统治的根本大义,比什么占据什么道德高地的手段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两人此时的情形,看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搞不好还以为方唐镜才是主审。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官场斗争了一辈子的周尚书和黄公公更是听出了白御史话里的色厉内荏,不由暗暗摇头,都知道这次怕是踢到铁板了,想从此子身上打开缺口,难于登天也!
     此子如此难对付,看来只能是三人联手了,三人对了一下眼神,均是暗暗点头!
     果然,只见此子仰面朝天,一副嗤之以鼻的样子,三人心里都不抱什么希望,脑子里电光火石般急转,想了无数种方法试图将这该死的小子绳之以法。
     白大人心里甚至已经将方唐镜过了数十种生不如死的酷刑……
     方唐镜缓缓低下头……
     三人不禁有些揣揣,这小子的反击定然无比犀利,深吸一口气,三人做好了准备。
     方唐镜双眼通红看向三人,缓缓开口道:
     “我说,我有罪……我认罪!”
    喜欢。
  

第353章 礼大于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