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言则必中,吹过的牛还没有不实现的,“贤侄可是有了成算?”
方唐镜点头道:“世伯且缓缓,咱们这段时间先做一些别的事,与那些观望之人井水不犯河水,一来麻痹他们,让他们认为咱们不过尔尔,起了大意之心;二来先把咱们的事做出成效,一旦发起行动,也并不把事做绝,给人一条活路,最好是将这些人纳入到以咱们为主的官府治下,缓缓图之,永绝后患。”
周府尊连连点头,他还真有些怕方唐镜年轻气盛,强制推行江泉模式,虽然有皇上的支持,可地方势力太大,阻力可想而知,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现在方唐镜主动提出缓一缓,周府尊也是松了一口气,说实在话,现在不是方唐镜跟着他干,而是他上了方唐镜的贼船,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当然,方唐镜已跟他秘密谈过,下一阶段的小目标就是在四五年之内将他推到布政使的位置,人生有了目标,周府尊这才老树发新芽,玩了命的干啊!
虽然明知方唐镜将他周鸿恩推出来,就是要给他方唐镜树一个遮风挡雨兼吸引火力的大靠山挡箭牌,可人生就是这样,开弓没有回头箭。
而且周鸿恩也知道,以方唐镜成长的速度,很可能自己最后还得靠这小子做靠山才成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贤侄可是要开始做那什么‘产业基地?”周府尊问道。
这个“产业基地”的策略,在周府尊看来,实在是一着妙到毫巅的点睛之笔,在百行百业之外独辟蹊径,生生开出一个新的产业来,完全是方唐镜一贯的“将发糕做大做强”宗旨最妙的体现。
当然,方唐镜的原话是“将蛋糕做大做强”。可现在还没有“蛋糕”这玩意,便只能意会了,有人将之当成面饼,比如怀恩,有人将之当作发糕,比如周县令。
一个全新的产业,既不与既得利益阶级有利益上的纷争,又能让所有虎视眈眈的人放下戒心,还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带动相关的产业不计其数,完全称得上是利国利民利官利皇上。
如此绝妙的点子,为何千百年人就没有人想到呢?可见有些人天生就是妖孽,不服不行啊!
其实成衣这个产业并非没有人想到,比如大明士兵的战袍甲胄,这些都是由专门的司衙组织供应,但是绝没有人想到对民生开放,这就是官本位社会的误区,一切的出发点都以服务朝廷为考虑的方向。
当然,也只有江南地区具备了资本主义的雏形后才具备大规模生产成衣的可能,别的地方,就是想到了这个可能也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想了也是白想。
“世伯果然老成谋国,与小侄想到一起去了,小侄今天来就是向世伯禀告此事,地址小侄已经选好,只缺人手,小侄打算先将那些受灾的民众和流民组织起来,如此也算世伯的一件善政,您看如何?”方唐镜将事情说明。
“贤侄将地址选在何方?”方唐镜办事周府尊是有点担心的,不问清楚心里总是不踏实。
主要是方唐镜行事往往十分偏激,手段强硬,容易得罪人,引来反弹,在这方面,周府尊还是心有余悸的。
松江府内寸土寸金,水路四通八达,想要找一块相对够大且平整的土地并非易事,这样的地方早就被人占了。
“世伯放心,是咱们官府的空地,一个铜板不用花。”方唐镜见周府尊的样子,心知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便出言安慰。
他不说还好,这一说周府尊顿时有些坐立不安了,官府手上倒是有不少田地,可府里的早就让各级官吏层层租赁出去,城外的田地倒有不少,可也全都包了出去,此时正值夏收,非得过了夏收才能重新收回。方唐镜不会看中那块地硬要收回来吧?
“无主之地,就是那乱葬岗。”方唐镜轻飘飘地说了出来。
“乱葬岗?!”周府尊张大了嘴,合都合不上,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这行事风格很方唐镜嘛,总能从最出人意料的角度解决问题。
喜欢。
第285章 缓缓图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