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章 当为学训[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才俊的诗只怕连二堂都进不了。”
     “那岂不是要移到茅厕?”
     众生员只尴尬了不到一秒,立即就觉得没什么好尴尬的。
     道理也很简单,被踩的又不是自己,好象犯不着为别人的过失而尴尬吧!
     应该尴尬的其实是李才俊才对,关自己毛线的事。
     李才俊只觉得手脚冰凉,一群墙头草,二五仔……看向方唐镜的眼神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方唐镜倒没有什么感觉,酝酿了一会,又开始写下第二首诗:
     《春季读书歌》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寸阴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好时光。
     “好!”方唐镜刚刚写完前面两句,不知是谁就脱口而出。
     之后方唐镜每写一句,就是满堂的叫好声。
     同样是浅显易懂,节奏明快,这才是最易口口传唱的好诗。
     今天的文会主旨是劝学,乃是激励蒙童向学之作,方唐镜的两首劝学诗无疑更适合传诵,朗朗上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乃我大明蒙童之福啊,应大力推广传诵之!”
     众人齐声惊叹,赞美声不绝于耳。
     “过誉了,一时偶感之作,不敢当诸位前辈谬赞。”方唐镜谦虚道。
     “方师兄大才,小弟们佩服,第一秀才之名,实至名归,实至名归。”
     由不得众人不服,这两首诗一出,方唐镜的大名必定风行江南。
     这是必须的啊,事实上,方唐镜这两首劝学诗均取自后世流传天下的劝学诗。
     前一首乃是清朝时萧抡渭所作劝学诗,后一首是民国时期的熊伯伊所作。
     都是劝学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后世学训中的经典。
     别的不敢说,各个学堂是必定要将这两首劝学诗奉为圭臬的。
     方唐镜一谦虚,众人自然就更是感叹不已:
     “瞧瞧人家,年纪轻轻就多懂得做人啊,虚怀若谷。”
     “不象个别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醋晃荡。”
     “就是啊,有些人,做得两句打油诗就上头得不得,还第一个拿出来显摆,生怕不够丢脸似的。”
     “我……去!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松江府第一才子就是第一才子,那李什么俊,给方公子提鞋都不配啊!”
     李才俊听着这些话,实在恨不得自己此时就是个老鼠,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实李才俊的诗并没有如此不堪,只是人人都喜欢捧高踩低,哪管你是不是玻璃心?
     李才俊只觉得一阵阵强烈的眩晕,别人后面说什么他完全听不到,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
     方唐镜最后竟然写的也是一首“春季读书歌”,这让自己的“春季读书”情何以堪?
     这厮是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可就算明知道是故意的又能如何?他李才俊难道还能写出两首劝学诗压过方唐镜?
     “此子的学问竟到了如此地步,可见其八股文章必定已经更上层楼,了不得。”老夫子挼须而叹。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大明,终究是要靠这样的年轻人啊!”周县尊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老夫子身边,深有感触。
     “此二诗,当为学训!”
     论起学问,周县尊同进士出身,自然也是不低的。
     两人都知道,由浅入深难,由深入浅更难。
     方唐镜这两首诗看起来简单,实则已接近大道至简的境界,两人这才感慨良多。
     “春季读书歌,那岂不是说还有夏季读书,秋季读书,冬季读书?方师兄怎么不写了?”
     “这是方师兄做人谦虚之故,也是告诉我们过犹不及的道理啊!”
     “是极是极,方师兄故意留有念想,是要勉励后辈青出于蓝,续上后面的诗吧?”
     ……
    喜欢。
  

第60章 当为学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