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一生一事[2/2页]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你们现在年轻人都崇尚什么慢生活?动不动就把回归田园,放飞心灵挂在嘴边?”
     “我看电视还有大学生毕业不工作,直接跑到深山老林,追求所谓隐士生活,美其名曰效仿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听起来好像很美,很悠闲,全是狗屁!”
     鲁善工一愣,老爷子为什么如此激动?好奇道:“您老这是……”
     丁老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道:“在我看来,那不是隐士,而是逃避现实的胆小鬼!”
     “人就应该趁着年轻多学习,多磨练,多积累,尽快融入社会,努力工作才是正道。”
     “咱们不说陶渊明文化修养有多高,就光人家的背景,现在谁能比的了?”
     “从祖父那辈就是名士,家财万贯,良田千顷。传到他这里,虽然不如祖上荣光,但也是地主大户,虽然家遭突变,不复从前,可也是衣食无忧。”
     “人家有资格悠然见南山,有修养整天吟诗作对,抚琴品香,甚至风花雪月,身边还有一大群名流文人追捧,可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
     丁老越说愤慨,激动道:“我早就说过,一招鲜吃遍天,人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立足!”
     “所有人都去考大学,好,现在都毕业出来,能干什么?”
     “整整四年一无所获,白白浪费大好光阴,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去学门手艺?”
     “咱们老祖宗留下多少好东西?其他的不说,就光瓷器一门,博大精深,老唐几代人都还没研究透,难道不能学?”
     “很多人说传统手艺已经过时,老掉牙的东西?他们懂个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人家老外都知道千里迢迢来国内学习手艺,收藏艺术品,难道别人都是傻子?”
     “要说手艺人生活落魄,朝不保夕,旧社会的确是这样,可现在绝对不可能。你去景德镇问问,随便一个拉坯小工,每天最少两三百。”
     “只要年轻人愿意学,老板包吃包住,免费教学,出师后还安排工作,现在哪个企业能做到这些?”
     鲁善工沉默不语,慢慢给老爷子满上茶,这些谁都知道,可社会就是如此运作,手艺没落已经是不争事实,不是一两个人,几句话就是改变。
     “哎……”
     丁老长叹口气,慢慢放松下来,有些疲惫的靠在椅背上,许久道:“算了,这些话我只能跟你抱怨抱怨,手艺啊,苦啊!难啊!”
     鲁善工点点头,这才是关键!
     不是人都傻,也不是国家不明白,关键是学手艺太苦,太累,太慢!
     随便一个动作就要练几个月,甚至几年,你让谁去干?用唐明话来说,他的徒弟都是当儿子养,几岁就跟在身边,衣食住行全包。
     以后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老爷子一手操办,这才能留住人才!
     好家伙,一个拉坯天赋高的最少也要练两年才算出师,然后又是三年利坯,五年上釉,十年画工,二十年烧窑……
     可不就是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
    喜欢。
  

第66章 一生一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