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1章 四国同盟[2/2页]

苟出一个盛唐 苍穹之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算盘珠子人人会打。
     渤泥国无力收复,干脆慷他人之慨,引大唐势力介入。
     大唐作为老大帝国,当然也需要展示实力,坚定盟友的信心。
     正好马殷的七千湖南旧部在广宁府整装待发。
     李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把东海上的两万青龙军也调派南下。
     订立盟约之后,三国主动要求委派遣唐使。
     李晔自然求之不得,盟约只是表象,真实目的是争夺文明影响力。
     南洋物产丰足,有扼守海航咽喉,几千年的时间中,一直是各大文明争夺的焦点。
     佛教、大食法、西方殖民者前赴后继。
     连元朝都想插一脚,李晔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至此,南洋的格局基本被划定。
     大唐扩张的方向是吕宋与爪哇。
     爪哇之东之南,还有比整个南洋都大的土地。
     只要开拓令不废除,这些土地迟早会进入华夏的怀抱。
     当然,这么大的地盘,宗室也是要送几个过去的,也算为老李家开枝散叶。
     这几年李禔政务上渐渐得心应手,算是有了些才干。
     在他的主持下,福建顺利接管,没有起任何波澜。
     早年也有营田的经验。
     说句难听的话,若是留在中土,自己百年之后,以李祎的心性,肯定会弄出曹家相煎何太急之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即便李祎大度,李禔也只能被圈养在长安,畏畏缩缩的过一辈子。
     这可是亲生骨肉。
     李晔当然不能坑亲儿子,便起了将他封在吕宋的想法。
     裴贞一自然不舍,养大的儿子,转眼就天各一方。
     但大势如此,裴贞一也知道权力斗争的凶险,李晔耐心劝导,又当面征询李禔的意思。
     李禔这些年也成长不少,身上的富贵气淡了,英气更甚,诸子之中,就数他最俊俏。
     在福建待了整整一年,自然知道南洋的广阔天空。
     “儿臣愿往!”李禔当即拜在李晔与裴贞一面前。
     裴贞一再无话可说。
     李晔颇为欣慰,吕宋穷只是暂时的,有金山银海在,资源丰富,内地有大量的平原,还可向南发展,潜力巨大。
     后世华夏振兴所需的矿产都是来自于这些地方。
     李晔将自己绘制的地图交给李禔,上面清楚标注了天南洲(澳洲)、定海岛(新几内亚岛)。
     “你若是能经营好吕宋,进占这些地区,足可自立之,为我大唐重开天地,朕对你寄予厚望!”
     李禔被南洋广大的地区震撼到了,“儿、儿臣必不负父皇期望!”
     望着一脸英气的李禔,李晔不禁感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唐终究还是要落在他们肩膀上。
     随后李晔下了一道诏令,改封李禔为宋王,镇守吕宋,可自行组建五千卫队。
     亲儿子,自然要一路绿灯。
     李晔把辛四郎的进士儿子辛明通,刘知俊的文人儿子刘嗣齐,杨师厚三子杨从健,李存审六子符彦琳,一同调入李禔麾下,为其组建班底。
     辛四郎大为不舍,哭得死去活来,抱着李晔的腿哭喊,他们辛家几百年就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不能这么废了。
     辛明通只是一个进士,在后起的人才中并不出众。
     若没有后台,最多也就是一个知州,熬个几十年,或许能做到布政使。
     想入中枢,基本不可能。
     李晔好言劝慰,辛四郎闹一阵也就接受现实了。
    喜欢。
  

第651章 四国同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