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6章 王氏实力[2/2页]

苟出一个盛唐 苍穹之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华夏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陆地民族。
     那是满清自己的帽子,他们闭关锁国。
     东吴便有大臣巡视南洋,隋炀帝也搞起了海军,攻打流求。
     至于大唐,两百年来,沿海兴起的港口城市便是证明。
     “将士们可有怨言?”李晔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圣人安心,儿郎们为国征战,怎会有怨言?”刘知俊道。
     话虽然这么说,但将士们心中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上下同欲者胜,国家开疆拓土,将士一个个出生入死却一无所得,太说不过去了,“倭人子女钱帛,任尔等取之,朕只要土地!”
     李晔记得九州萨摩藩就有一座大金矿,品质高,易开采。
     对如今的大唐来说太重要了。
     “末将待儿郎们多谢圣人!”刘知俊的所有束缚都被打开。
     三条军纪再无约束力。
     剩下的就看他刘知俊的刀子狠不狠。
     李晔伐倭的密令下达,天策右军诸将皆大喜,全然没有将要大战的紧张感,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跟父母妻儿告别。
     当初淮南系在新罗发了一笔横财,军中无人不知。
     李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合理的利益可以接受,没有利益的激励,将士们凭什么去玩命?
     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不也是利益主导的吗?
     在这时代,倭人根本就没入大唐的眼。
     当年刘仁轨白江口一战尽灭倭国精锐,倭人举国震惊,又是修长城,又是迁都的,一片风声鹤唳,岂料大唐根本就没看上他们。
     不过这也导致大化革新向全面唐制转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万大军出征,也不至于动摇国本,大唐也负担的起,朝臣也就没有多少怨言。
     这么多年,他们早已习惯了李晔的思维方式,尽力执行就行了。
     这也是开国皇帝的特权,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在他们眼中,李晔无疑是英明神武的。
     每次决断也没令他们失望。
     出征大军将在莱州集训到明年春暖,九月之后,便是对马海峡的飓风期,而十一月之后,天气转寒,不利征战。
     顾全武的水军已经出发,扫荡对马海峡附近的海贼,偶尔也与九州豪强发生冲突,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只要亮出大唐旗号,倭人们客客气气。
     这时代的倭人对大唐崇慕中带着恐惧。
     白江口一战把他们彻底打疼了。
     心理优势在唐军。
     王审知则不讲武德,以海贼侵扰倭国南部沿海,洗劫城池。
     倭人大惧,但醍醐倭王不为所动,专心礼佛饮宴,国中大事全都托付藤原氏,此时藤原时平新死,藤原忠平摄政,对地方的控制力更弱,更加不敢轻易出兵,海贼只要不冲进平安京,他们自然也不会管。
     反倒是地方庄园主,积极组织武士,守卫地方,向倭人朝廷表达不满。
     藤原忠平以天皇的名义向大唐派出使者,请求约束沿海。
     李晔连见他们的兴趣都没有。
     为了配合唐军的攻势,李晔带着亲卫都与黑云长剑都下升州。
     顺道巡视江南诸道。
     太子李祎留在长安监国。
    喜欢。
  

第606章 王氏实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