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3章 丰州归化[2/2页]

苟出一个盛唐 苍穹之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丰州也变得繁华起来,成为大唐通向草原的口岸。
     朔方也享受到人口红利,在丰州成为化民之后,就可以在朔方分到田地。
     这时代的贺兰山南北都是水草丰美之地。
     可以放牧,可以耕种。
     但一切都要在大唐的框架之内。
     从长安出发的骁骑军、神羽都会不定期巡戒河套、朔方、丰州、凉州等地。
     会对一些没有户籍的钉子户采取强硬措施。
     既是练兵,也是打猎。
     困扰大唐的问题一直不在关中,而在中原。
     中原地区一直多灾多难,战火虽然停了,陈、蔡、许等淮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瘟蝗灾。
     这些地区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
     从黄巢开始,再到秦宗权,血火从未停歇,也是大唐与朱温对峙的焦点。
     皇城司密奏来报,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青苗绿树皆啃噬一空,千里焦土。
     也幸亏冯道前期软硬兼施,迁徙了五万户入岭南。
     减小了这一区域的人口压力。
     但蝗灾最大的危害是流动性。
     淮西遭殃之后,又转向汴梁。
     汴梁周边几州是屯田区域,中原地区的恢复还指望这些田地。
     但在蝗灾面前,一切化为灰烬。
     即便韦昭度组织百姓,周云翼组织军队,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无济于事。
     汴梁一年的辛苦全都白费,百姓更是绝望。
     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原地区流言四起,天子无德,天降灾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人兴风作浪是肯定的,皇城司秘密稽查,却发现散播流言者都是来自河北……
     李晔赶紧调运荆襄、荆南、江西的粮食入中原。
     在蝗灾的威胁下,冯道的迁徙反而变得轻松起来,在分田免赋的诱惑下,大量衣食无着的中原百姓向湖南、岭南、安南迁徙,越是远的地方,分的田地越多,特别是安南,只要是唐人,领一人标准百亩良田,还奉送耕牛与农具,吸引力巨大。
     冯道在沿途设立了据点,供南迁的百姓休息,还提供粥食。
     为了安全,还请调江州水军沿途护送。
     有了粮食,中原地区的流言也就渐渐平息下去。
     百姓还是淳朴的,这两年大唐的所作所为,他们也都看得到。
     免除田赋,鼓励垦荒,官府主动提供耕牛和农具。
     大唐官吏也不像以前的官老爷,一到农忙时节,几乎就住在田垄上,帮农人解决实际问题。
     天灾人祸,只要天灾没连着人祸,都能被解决。
     各州各县在文官的带领下积极驱赶捕杀蝗虫,以虫尸换粮食,抢种一些能应急的作物。
     加上免赋了一年,百姓家里多少有些余粮,熬过去不难。
     李晔体恤中原多灾多难,又下令免了两年田赋。
     一时间中原地区万民称颂。
     大唐失去的人心也算挽回一些。
     一些原本躲进山头梁军,从山寨中走出,向各地官府自首,这些人原本是朱梁的忠实拥护者,或是黄巢遗部的后代,现在终于放下仇恨,回归大唐。
     官府自然求之不得,为他们登记造册。
     一些悍勇的壮士,还被直接补入唐军之中。
     蝗灾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却让大唐深入人心。
     最主要令迁徙变得顺利很多。
    喜欢。
  

第513章 丰州归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