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4章 野心勃勃[2/2页]

苟出一个盛唐 苍穹之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倒也是笼络河陇精英的手段。
     还有降税,肯定是要推行的。
     李晔召集李巨川和刘鄩,对归化策的税赋进行了修改,河陇地区唐民收两成赋税,但商税、盐税、徭役皆不免,化民收三成赋税,归民四成,下民五成。
     同时关中田税降为两成半,庄户降为三成,耕牛和农具免税使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实上,每个中原帝国在立国之初的时候,都是轻徭薄赋,但随着朝廷的腐化,吏治的败坏,各种摊派、苛捐徭役随之而来,加上官吏欺下瞒上,中饱私囊,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帝国轰然倒塌。
     乾宁三年十月,天唐府一纸诏令传遍整个河陇,归化策正式推行。
     士子随着唐军分赴各地,区分百姓等级。
     毕竟是沦陷了一百三十年,又加上战乱频仍,论恐热四十年轻的暴行,基本斩断了唐人大族的传承,绝大部分百姓都处于化民和归民阶段。
     即便是天唐府,唐民也只占十分之一,下民十分之二。
     三四成的赋税,对河陇地区的人来说,是从未有过的轻徭薄赋。
     不管归民下民,唐廷好歹承认是民。
     吐蕃统治时期,全部是奴隶,连做人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当然,不管李晔的归化策对他们多好,总有人不识抬举,仗着山高林密,跟唐廷对着干。
     李晔重新修改了军纪中百姓的定义,但凡手上拿着武器,三劝而不降者,即为敌人!
     李晔没什么圣母情怀,将士也是他的子民,不能流血又流泪。
     这些野人土匪,正好可以用来练兵。
     杨崇本被送到兴唐府时,整个河陇地区寒风呼啸。
     六月兴兵,才四个月就扫平了河陇。
     其中固然有李茂贞的功劳,杨崇本率陇右五州而降,节省了不少时间,唐军也少流不少的血。
     杨崇本跟李晔年纪差不多,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此时却是一副潦倒模样,胡子拉碴的,看来在杨师厚手下没少吃亏。
     “昔日邠州一别,两年不见,朕想不到会在此地再见到你。”李晔感怀起来。
     “罪将无颜面见陛下。”
     “有颜无颜,今日不都见了吗?”李晔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心中却是在想如何处置此人。
     以五州之地归降,功劳不下,但鉴于此人前科,李晔也不敢用他,把他放在枢密院养老,又觉得浪费人才。
     此时的唐廷太缺少这样的方面大将。
     特别是此人表现出来的心机谋略,简直是一把利器。
     很大程度上,杨崇本战略目标跟李晔重合了。
     所以,李晔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杨将军觉得我军下一步当如何?”
     杨崇本唯唯诺诺道:“陛下一年之内,取朔方、河陇,武功赫赫,然大唐饥困已久,当偃兵息武,经营河湟、陇右,收牛羊骏马之资,充实关中。”
     这也不算什么太新奇的建议。
     李晔微微点头,“再下一步?”
     杨崇本忽然抬起头,双眼中冒出一丝豪光,“对西纵横捭阖,以势取之,对南远交近攻,以武破之!”
     李晔一愣,西边即是传统的西域地带,亦既曾经的安西都护府!
     而南边,全是吐蕃故地。
     李晔笑了起来,原来这就是杨崇本心底的野心,李晔想到的只是收复安西旧地,没想到杨崇本步子迈的更大,“将军试言之!”
     “归义军和甘州龙家与大唐血脉相连,就算不能收复,陛下一纸诏令,用为前驱,其必不敢不从,甘州回鹘,向来自认为大唐之甥,陛下与之结好,许封其西域或漠北之地,仁美可汗岂会不从?三方联军,争夺西域!”
     仁美可汗是自己的外甥?
     李晔还从没想到在中土之外还层关系。
     此时的杨崇本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不再唯唯诺诺,眼神中锋芒毕现。
     “吐蕃内乱,分化为十几国,大者万余兵,小者千余人,松、维以南,河谷纵横,其地富庶不亚于蜀中,此乃天赐陛下,天赐大唐!且陛下若想西方之地万年为大唐所有,高原之上,不可再出一国!是以当效大秦远交近攻之略,吐谷浑旧地之后是多弥,多弥之东是川蜀,之南是南诏,陛下引大军高原一鼓而下,谁人能挡!”
     李晔呆住了。
     当年蒙古帝国就是这样大迂回大包抄灭亡南宋的!
     而现在,高原上也是一盘散沙,李晔或许取不了逻些城的高原地区,但多弥地区是有机会的。
     也就是说,杨崇本的战略有实现的可能!
     “杨崇本听令,即日起为岷州防御使,松维招抚使者!”
     不管他忠心如何,这人李晔都得用!
    喜欢。
  

第264章 野心勃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