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老臣回归[2/2页]

苟出一个盛唐 苍穹之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汴州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洛阳。
     这几年洛阳在张全义治下,招纳流民,鼓励耕桑,励精图治,百姓拥戴,洛阳从一片废墟变成富庶之地,也成为朱温牢固的后方。
     此番河中大战,洛阳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关中的物资也在分批次送往潼关、同州。
     蒲阪目前在王珂手中,但由于此地的重要,李晔在黄河对岸修建了几座堡楼,日夜探视河对岸的动静,关中斥候正是沿着这条路打探绛州战况。
     周云翼也在蒲阪之侧的山地上,立了一座军营。
     王珂倒也大方,对此视而不见。
     河中府和蒲州没有陷落,蒲阪相对还是安全的。
     主要的压力在潼关和虢州,特别是虢州,只有四千守军,守将是李效奇,与张行瑾一样是最早的九人之一。
     不过对面是历史上的知名猛将刘知俊,李晔心里直发虚。
     眼看朱温即将进兵河中,朝堂上也是乱作一团。
     有人提议宣慰朱温,关键朱温现在已经是梁王,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也有人提议联合李克用,共击朱温,当然这也是找死。
     “崔侍郎,你有何议?”以前朱温没来,崔胤哭着喊着要朱温来,现在朱温来了,崔胤反而一声不吭。
     越是这样,李晔心里就越没底。
     带路党比敌人更可怕。
     当然,崔胤也不是要直接投奔朱温,而是想借朱温的手,压下朝廷各方势力,让他进首宰之位。
     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朱温可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角色。
     他一进关中,李晔想当个汉献帝都难。
     而且朱温比曹操的野心大多了,在他只是一个宣武节度使的时候,就有争夺天下之心。
     “陛下英明神武,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议。”崔胤居然谦虚起来。
     李晔瞪大眼睛,这还是他认识的崔胤?
     “不过,臣向陛下举荐一位故人,此人才高八斗,文武双全,胜臣百倍,陛下当年依为泰山之重,军国大事,全托付于他,现今时局,正是重用此人之时。”崔胤非常谦恭的拱手施礼。
     泰山之重,文武双全?
     李晔真不记得昭宗一超有如此牛人。
     不过现在是唐末乱世,各种牛人如雨后春笋,有这样的人似乎也不奇怪。
     “宣。”
     崔胤的话彻底引起了李晔和其他大臣的好奇心。
     李晔眼巴巴的望着殿门。
     过不多时,殿外一人哭嚎而至,“陛下,老臣得天之幸,才能又回到陛下身边。”
     人还没到,弄出的动静不小。
     殿中大臣也望着殿外。
     只见一四十来岁文士,从殿外跪行进来,一步一磕头,额头上全是血,流到脸上,搞得众人也看不清究竟是谁。
     李晔瞥了一眼崔胤。
     崔胤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还是崔昭纬靠近他,仔细查看,惊讶道:“这不是张浚张禹川吗?你怎么还没死?”
    喜欢。
  

第134章 老臣回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