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2/2页]

北明不南渡 那日十月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李岩没有藏着的必要,锦衣卫的系统估计会比他更早的将此事告知于北京。
     他只是在奏章中替张煌言抗了一部分的锅,杀降的事情是他暗中主使,他才是罪魁祸首。
     当然,向朝廷上奏章的权力,并不是只有李岩才能拥樱
     南京的许多大臣,借故弹劾李岩和张煌言的阴谋杀降,上干怒的罪恶行为。
     这是毫无疑问的。
     虽然李岩效法着朱慈,用尚方宝剑和朱慈的圣命,震慑南京的群臣们,但他毕竟是臣子,威信远远不及朱慈。
     对李岩不服气的人很多,这事可让他们逮住了,那就肯定咬着不放。
     一些性子耿直的大臣,见到李岩后,也没什么遮掩,直接指着李岩的鼻子破口大骂,骂他个毫无人性,衣冠禽兽,残花败柳,不配为官,把南京!把大明的江山搞的乌烟瘴气等等。
     而张煌言的官,骂起他来更加肆无忌惮。
     甚至有人作诗……讽刺李岩和张煌言两个人狼狈为奸,杀降丧心的行为。
     诗曰。
     长平硝烟血未干,
     孤魂垂首赵人寒。
     江水尽是老母泪,
     妻指子仇恨武安!
     虽然没提到具体的事件,但很显然根据出诗的时间和地点,和语境也知道是对于李岩和张煌言丧心病狂的行为表示不满。
     去朝廷的奏章已经在路上了,李张二人,都在等待着北京来的反应,是革职查办,还是满门抄斩,似乎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他们两个人并不好过,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愤怒的圣母婊们,连出门买菜,都需要担心下人身安全。
     不过个那两个货相比,黄得功的日子,似乎好过一些。
     他虽然也是杀降的从犯,但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诘难。
     最主要的是,他有兵权,而且是个粗人,脾气难免暴躁,一般人是不敢惹他的。
     当然,黄得功还是收到了一些礼物。
     刀片?
     不不,是那首讽刺诗,被寄到了黄得功手里。
     黄得功看后,大呼好字,好字,这字写的真好看,除了那个“干”字,一个也不认识。
     这“干”字是念第四声吧,似乎是个动词,学没毕业,还在学语文的黄得功挠了挠头,没怎么看明白。
     但还是很高兴,据这些文饶笔墨老值钱了,卖了不知道不够不够他儿子的奶粉钱。
     ……
     这种忐忑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
     从朝廷那边的诏书,也在不久之后,抵达了南京。
     当时,李岩还在衙门里上班,外面就通报了圣旨抵达的消息。
     李岩伙同其他的官僚,赶紧出门接旨。
     传旨的使在督抚衙门的外等候,附近因为圣旨的到来,也围满了百姓。
     锦衣卫出动维持着秩序。
     不仅仅是李岩,圣旨代表着圣上,无论是谁都必须彻底尊敬。
     众人跪拜。
     但基本上,毫无疑问的,这次肯定是对李岩和张煌言的处置问题。
    喜欢。
  

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