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照老传统摆上案几和屈膝跪坐。
     “中军佐为什么昏厥?”楼令打破了屋内的沉默。
     中行吴先看一眼智罃,再回答道:“吴当时不在,只知道是突兀昏厥。”
     为什么中行吴要先看智罃一眼?可能中行偃昏厥的那一会智罃是在场的。
     “我与宗主起了争论,互相的情绪比较激动。”智罃声音比较干涩。
     楼令在盯着中行吴看,等智罃讲出情况,没有看到中行吴的脸色有太大变化。
     那就是中行吴已经知道了过程,心里面做好了相关的决断。
     在楼令的记忆中,极少在“新田”见到中行吴的人,重大场合更是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郤氏,也就让人很难对他们的宗子或世子做出有证据的判断。
     楼令不知道中行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碰到出了大事,能够从中行吴的一系列举动,得出稍微的一些看法。
     “作为宗子能够沉得住气就是最大的优点。”楼令暂时对中行吴也就这种印象。
     荀氏大宗之主与小宗智氏之主有矛盾并不是什么秘密,平时的小争吵比较频繁,以至于矛盾越积累越多,相互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尖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争吵,所以昏厥?这是中风了吗?
     楼令借着灯光再观察一下中行偃的脸,看去并未看出明显的中风迹象。
     突发性的中风会怎么样?肢体会控制不住抽搐,一张脸很容易变得扭曲。这样哪怕是事后肢体可以调整,脸上的扭曲只能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正常,可是一旦醒过来想表达意思,脸又会重新歪掉了。
     目前的中行偃是昏迷状态,真要是中风的话,中风过去不到一天的时间,脸上表情不会那么快恢复正常。
     不是中风?考虑到是争吵状态下昏厥过去,情况会比中风更加严重,也就是极大概率出现了脑淤血。
     一旦真的是脑淤血,昏迷过去想再醒过来可不容易。
     到了现代都拿脑淤血无法自然醒来的人,没有太好的唤醒办法,何况是在春秋时代?
     考虑到中行偃是突然昏过去的实际情况,卧室之内有那么重的药味,明显是平时药吃个不停啊!
     进来的时候没有凑太近观察,后面就更不好凑上去了。
     “出去外面说吧。”楼令提议。
     不排除中行偃是真的昏厥过去,后来醒了一直继续装昏迷的可能性。
     只是吧……,不管中行偃是真的昏迷不醒,亦或是醒了继续装昏,楼令都没有进一步介入的欲望。
     几个人来到外面。
     “去偏厅?”中行吴询问。
     不是说两三句就散场,一直待在卧室外面的走廊,比较不合适啊。
     他们来到偏厅。
     即便是面临非同一般的状况,荀氏没有丢了待客之礼,该上什么待客之物都备了个整齐。
     所有人分别落座。
     待的位置是荀氏的地方,宗主中行偃未能到场,宗子中行吴不会去坐,小宗之主智罃没有资格,主位自然是空着了。
     “说吧。”楼令没有点出话题。
     还是那一句话,先别管中行偃是不是真处在昏迷状态,出了这样的事情,总该是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当前是出征在即的状态,荀氏之主陷入昏迷,南征是不是要少了荀氏呢?
     那还是国家层面的事情。
     然后,旬氏之主昏迷不醒,他们事先内部有极大的矛盾,接下来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
     如果旬氏爆发内乱,规模会有多大,有哪些家族会第一时间介入或被卷进去呢?
     即便是只有旬氏自己内乱,其实不可能说不会影响到国家。
     作为中军将的楼令现在需要思考的事情太多,局势也将随着他做出决断,倾斜于所想要的发展方向。
     中行吴抿了抿嘴,说道:“可否请姑祖父派来医匠?”
     楼令先点头再摇头,看得其他人一愣一愣,才说道:“中军佐的病情,我大体有了判断。”
     所有人立刻集中起精神。
     “情绪激动之下血气往脑部涌上去,要是三天之内不醒来,恐怕……”楼令不想留悬念,也是下通牒:“三天醒不过来,以后很难醒过来了。”
     一直绷着的中行吴瞬间破防,想说什么说不出来,眼眶直接红了。
     同样失控的还有智罃,他用力捏住本来拿在手里的觞,手背的青筋直接暴涨。
     其他人从眼睛去看,一瞬间肯定是在头脑风暴。
     偌大的荀氏一时间群龙无首,尤其是有爆发内乱的可能,知道这一点的人不可能无动于衷啊!
     听听楼令刚才讲了什么话,说得是中行偃要是三天内不醒过来,恐怕就再也醒不过来。
     那跟对一个人判死刑有什么区别?
     脑淤血之后要是醒不过来,其它机能没有问题的话,会变成植物人状态。
     可是,当前是春秋时代,医术不发达不说,没有相关的维生设备,变成植物人应该是撑不了多久就会死去。
     听了那些话,中行吴脸色一变,红了眼眶却是情绪又被一瞬间控制住,期间一直注视着楼令,没有瞅一眼智罃。
     尽管中行偃的身体很差,他却是一直撑了下来,与智罃发生争吵,人才变成了那个样子。
     不用再去梳理了。
     试问,中行吴会对智罃有什么感观?
     “这,我……”智罃之前就知道情况很严重,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搞得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楼令与中行吴对视,说道:“我已经安排医匠过来。等进一步的诊断吧。”
     先将事情说得很严重是一种话术,打击患者家属的信心,不能救是回天乏术,救过来则是医术高明。
     楼氏的医匠有什么办法吗?其实就是过来走个流程。
     因此不是楼令到底想不想救中行偃的问题,最后中行偃真的醒过来,真要是脑淤血所导致的昏迷,留下的后遗症会很严重。
     届时,中行偃活着还不如赶紧交代完后事,然后主动去死,好让中行吴名正言顺管理荀氏。
     类似的事情就在范氏发生过,士燮在面临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他选择绝食而亡,一下子让范氏从泥沼中挣脱出来,有了重新做出选择的余地。
     智罃跟中行偃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或者说,荀氏内部对中行偃的不满是什么?
     不就是中行偃损害其他小宗,一直在肥中行氏嘛。
     等中行吴成为宗主,只要他表态不再集中力量壮大中行氏,会对之前受到损害的人进行补偿,最尖锐的矛盾也就没有了。
     到那个时候,智罃非要继续闹,该是他变得里外不是人。
     现场又陷入了安静。
     说什么?没有医匠过来诊断,说再多也是废话。
     有讲废话的时间,众人不如赶紧思考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楼令刚才一直在观察中行吴和智罃的表情,明确指出楼氏的医匠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两个人是有一些微表情的变化,只是表情的变化倾向于带着希冀和期盼。
     认真而言,智罃一定也不希望将事情搞成那副模样。
     要是中行偃以后再也醒不过来,智氏最好的下场也是被逐出荀氏,不再作为荀氏的一个小宗。
     坏的方面?那简直是太多了!
     最坏的情况无非是,中行吴接任荀氏宗主之位,随即马上公布智罃乃是叛逆,格杀智罃的同时,出兵灭掉智氏。
     真要是出现最坏的情况,由于中行偃是在跟智罃争吵的时候昏厥不醒,其他家族除非是一定要介入,不然只能是干看着。
     其他家族非要介入,那就是直接介入,不需要理由,也找不到一个服人的理由。
     没有理由的介入?开了这么一个坏头,以后哪一个家族都会变得非常危险。
     所以,再想介入一个家族的内乱,起码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然就是自埋祸根。
     曾经,你可以那样做。
     后来,别人也能那么做。
     很公平,不是吗?
     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家族永远不会出现类似的状况,起码的忌惮之心必然是存在的!
     “我们……”郤至的座位就在楼令边上,挪动位置咬耳朵:“我们就这么看着?”
     郤氏的风格就是一旦认定,才不管存在什么忌讳。
     在郤至看来,荀氏极可能就要爆发内乱,于公于私都要介入进去,更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智氏被灭。
     楼令只是安静看着郤至,脸上甚至都没有表情。
     很多时候不表态才是表态。
     郤至瞅见楼令面无表情,不知道是个什么理解方式,给当场“嘿嘿”的笑了起来。
     那可是在一片寂静的情况下发生,贴耳朵偷摸讲话,还给笑成那样,谁见了都认定有故事。
     原本就强撑着的中行吴听到那两声“嘿嘿”立刻全身肌肉紧绷,一刹那都在思考要不要让自家的武士冲进来了。
     那可是郤至,名声方面比较差劲,还是出了名的想干嘛就干嘛。
     不是楼令脸色没有变化,真的要让中行吴安耐不住了。
     现在?中行偃要是没有什么事先的布置,留给中行吴的操作空间真的不多。
     荀氏明面上的盟友,也就是范氏没有人过来。
     真要动手?中行吴可没有把握留下楼令等人。
     极短时间之内,中行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碍于没有把握,他们现在只能忍耐,决不能够抢先动手。
     魏颗的心脏控制不住加快了跳动速度。
     “不管荀氏发生内乱,还是几个卿位家族打起来……”魏颗的呼吸都控制不住变得粗重,心里忐忑又期待:“无疑是我家的最大机会啊!”
    喜欢。
  

第738章 暗涌深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