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9章 打成了围点打援战[1/2页]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士们感激地看着老大娘,低声回应:“大娘,您放心,我们一定把小鬼子赶出咱的地盘!”为了不暴露目标,战士们尽量减少活动,说话声音也压得极低。
     偶尔有村民送来一些水和干粮,战士们总是轻声道谢,整个村庄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宁静。
     陈振华教导大家利用树木、茅舍等自然环境进行隐蔽,这种方法在夏日植被繁茂的掩护下,确实十分有效。
     部队仿佛与大地自然融合,从空中极难察觉。然而,陈振华心里清楚,这种隐蔽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限制。
     回想起淞沪会战时期,由于缺乏隐蔽意识,战士们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只能被动挨打。那一幕幕惨烈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战友们的鲜血让他深感痛心。
     而到了冬天,草木凋零,没有了这些天然的遮挡,部队行军踪迹很容易被日军飞机发现,一旦遭受轰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刻,陈振华、李战龙、周卫国以及侦察团团长徐虎,在宁津县东边约 10 公里的一处隐蔽地点进行着紧张的沟通。
     徐虎每隔几分钟就会收到一条来自侦察兵的情报,他迅速将这些信息整理汇报给陈振华等人。
     “报告,宁津县内敌军兵力部署有所变动,城南门新增了一个小队的日军。”徐虎神色凝重地说道。
     陈振华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看来小鬼子察觉到了一些动静,加强了防范。我们的进攻计划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战龙,你觉得从哪个方向突破更为合适?”
     李战龙沉思片刻,指着地图说道:“我认为战车团可以从四座城门抵近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让特战团从城墙上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城北敌军防御相对薄弱,而且有一片树林可以作为掩护,便于我们接近城墙。”
     周卫国点头表示赞同:“此计可行,城北和城西的那片树林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隐蔽,增加突袭的成功率。”
     陈振华思索一番后,最终下定决心:“好,就这么办!通知各部队,按照新的计划准备,等待天黑行动。”
     众人立刻忙碌起来,各自传达命令,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在这片隐蔽的角落,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
     每个人都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着夜幕的降临,准备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为保卫冀中大地、抗击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南宫县城被成功攻陷后,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战火的气息与胜利的喜悦。然而,陈振华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
     宁晋县,这座日军盘踞的重镇,以及周边可能来援的日军,成为了他战略布局的核心关注点。
     陈振华端坐在临时指挥所内,神情专注地聆听着各方传来的消息。侦察团的情报如流水般不断涌来,详细汇报着宁晋县日军 109 师团的动向,以及周边地区日军的兵力分布和潜在行动趋势。
     与此同时,八路军总部、东进纵队以及陈副师长的消息也接踵而至,为他勾勒出一幅全面而细致的战局图。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反复游移,脑海中如同运转着一台精密的机器,快速分析着每一条信息。
     宁晋县内,日军 109 师团的异常举动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这个师团竟将所有兵力齐聚于此,试图与 365 师展开一场决战。
     这一情况,乍看之下有些出乎陈振华的预料,但深入思考后,他明白这也在情理之中。
     109 师团此前在八路军的打击下屡屡受挫,急于通过一场决战来挽回颜面,重振所谓的“皇军”威风。
     陈振华深知,这场与 109 师团的对决,无论地点在宁津县,还是石家庄、衡水等地,都无可避免。
     而且,决战的时机至关重要,来得越早,365 师越能更好地把握战机,凭借高昂的士气和精心准备的战术,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若拖延过久,华北派遣军可能会进一步调整部署,加固防御,导致 365 师在冀省的战斗进程放缓,增加不必要的困难和牺牲。
     如今,109 师团迫不及待地集中兵力寻求决战,这恰恰符合陈振华的战略预期,一场精彩的战略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陈振华深知,要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需要勇猛的进攻,更需要周密的防御,防止日军的增援

第899章 打成了围点打援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