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统帅的指示下,国府掌控的各大宣传喉舌迅速行动起来。报社的编辑们日夜赶工,撰写着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报道,对八路军主动进攻冀省的英勇事迹进行了全方位、详细且深入的赞美。
广播电台也加大了宣传力度,播音员那激昂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英勇的八路军在冀省战场上,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战术,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成功拿下邢台、邯郸部分县城,为抗战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抗战统一战线的坚定扞卫者!”
这些宣传报道如同一股股暖流,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无数民众们围聚在收音机旁,或是争相传阅报纸,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希望的光芒。
全国上下再次燃起了维护统一抗战路线的热潮,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高呼着团结抗战的口号,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
在国府的一些重要会议上,官员们纷纷对八路军的行动表示赞扬。一位官员激动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中的文件说道:
“八路军此次行动,实乃抗战之楷模!他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应全力支持抗战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然而,就在国府大力赞扬八路军,全国上下一心维护统一抗战的同时,晋绥军却陷入了一场艰难的抉择之中。
原本晋绥军内部就存在着一些企图在八路军与日军作战时,从背后下手谋取私利的势力。他们妄图趁八路军在冀省作战的时机,从背后捅刀子,以达到扩张自身势力的目的。
但此时,随着八路军在冀省的胜利消息传开,以及国府对八路军的大力表扬和对统一抗战路线的宣扬,全国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团结抗战。
晋绥军的这些想法瞬间变得极为不合时宜,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他们深知,在这个时候破坏统一抗战路线,必将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成为历史的罪人。
日军察觉到了晋绥军内部的这一微妙变化,企图趁机加以利用。日军将领梅津美治郎通过与阎长官的联络人频繁接触,不断对阎长官进行威逼利诱。
梅津美治郎满脸阴险地对联络人苏体仁说道:“告诉阎长官,只要他能从背后袭击八路军,皇军将给予15个团的全日制武器弹药支持,帮助他扩充实力。大日本帝国的诚意是十足的,阎长官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联络人小心翼翼地将美锦美之郎的话转达给在克难坡的阎长官。阎长官坐在狭窄却略显昏暗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光在墙上的地图上来回游移,心中盘算着利弊得失。他并非不心动于日军承诺的武器弹药,但他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晋省更多的县城,是实实在在的地盘和势力范围的扩张。
晋绥军内部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部分受日军诱惑的军官,认为这是一个壮大自身的好机会,纷纷在阎长官面前进言:
“长官,日军的条件优厚,我们若能与日军合作,定能扩充实力,以后在晋省乃至全国都能有更大的话语权。“
“八路军不过是一群土包子,现在占据着我们晋省的大量地盘,赖着不走,他们在冀省的胜利只是侥幸,我们不应错过这个机会。”
然而,也有一些深明大义的晋绥军军官坚决反对:“长官,不可啊!如今全国都在倡导统一抗战,八路军在前线浴血奋战,为的是全民族的利益。“
“我们若在此时从背后下手,必将遭到国人唾弃,成为千古罪人。况且,日军向来狡诈,他们的承诺未必可信,我们不能因一时之利而毁了晋绥军的声誉啊!”
阎长官在两方的争论声中,内心愈发纠结。他时而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时而又坐下,双手抱头,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这一决策关乎晋绥军的未来,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在晋绥军的军营里,部分士兵们也察觉到了高层的异样。他们私下里纷纷议论,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迷茫。
一些士兵忧心忡忡地说道:“咱到底该咋办啊?这要是跟八路军干起来,那不是帮着小鬼子吗?可要是不听上头的,又怕违抗军令。”
另一些士兵则低声回应:“是啊,真希望长官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咱当兵的,谁不想打鬼子,保卫咱自己的国家啊!
第897章 瞄准日军机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