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十七 他刘玄德早晚也会成为一个工具人[2/2页]

玄德 御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不能说。
     是这个社会,这个体制,这个大环境,让人异化成了读经工具,他们把工具属性发挥到了极致,那么人性就被挤压到了边缘。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选拔方式必然会选出一帮优秀的工具人,指望他们办事是可以的,指望他们把事情办好也是可以的,但是指望他们让这个世界别那么冰冷,难度就大了。
     这套体制运行的越完善,越紧密,这个世界就越冰冷,越看不到出路。
     可是尽管如此,又能怎么办呢?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多一个人了解到它的本质而发生什么改变。
     所以就算把这些事情告诉卢植,也没有意义,只是徒增他的烦恼而已。
     而且,为了混下去,为了在这个体制中混下去,如果走不出别的道路,那么他刘早晚也会成为一个工具人。
     仅此而已。
     卢植,是整个体制中一个少见的人性大于工具属性的人,这也是刘备佩服卢植的地方。
     在这个官僚体制的社会当中,一个人若想让自己的人性大于工具属性,就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以卢植那么大的声望却只能止步于一介区区尚书,始终不得封三公,或许,这就是他为了保持人性而付出的代价。
     而他刘某人在未来的雒阳漩涡之中,又该如何坚持人性呢?
     亦或是彻底放弃人性,为了追求至高的权柄而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的刘备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只能着眼于更加实际的问题。
     “之前老师来信,说六月的时候天子下诏,令公卿举能《古文尚书》、《毛诗》、《左传》、《谷梁传》诸经者各一人,受举者皆拜为议郎,此事,是否别有深意?”
     刘备提起这个问题,卢植也只能收起思绪,着眼于眼下。
     不过谈及这个问题,卢植颇为不屑。
     “若是有深意,倒还好了,不过是阉竖贼众操纵所为,为某些人重返朝堂而行,所有待选者早就有了所属,哼!”
     表面上看,此事涉及到今古文之争,实际上看,这件事情也的确涉及到今古文之争。
     但是从结果上看,更像是某些不学无术的家伙利用今古文之争给自家贴金,浑水摸鱼,顺便试图挑动起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间的大战,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可是今古文之争的双方虽然学术利益不同,且古文经师在政治上面对今文经师处在不利的位置上,但是面对宦官,好歹还是能够勉强统一路线的。
     大家都是正儿八经的男人,与那群残缺的阴阳人又怎么能够混到一起去呢?
     刘宏颁布诏令,针对四本经典搞特招,而四本经典中除了《谷梁传》是今文经典之外,其余三本都是《古文经典》。
     看起来,颇有些皇帝要利用皇权来扶持古文经学派并且打压今文学派的意思了。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被公卿举荐的通晓古文经典的【古文经师】是谁呢?
     曹操。
     被选中拜为议郎的人里头,曹操的大名赫然在列,理由是他精通《古文尚书》,是个优秀的古文经师,所以被拜为议郎。
     刘备得知的时候都想笑。
     这用意还能再明显一点吗?
     你们这帮宦官真就装都不装了,是吧?
    喜欢。
  

二十七 他刘玄德早晚也会成为一个工具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