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零三章 危局[2/2页]

犁汉 痴人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聪明人呢。
     他的确聪明。
     于是,陶黯就这样饶有兴味的看着两名帅在这争抢着任务,甚至彼此之间吵得面红耳赤。
     他摇了摇头,看向了那千百年来依旧川流不息的淄水,看着两岸开垦出来的无数良田,心中也是颇为沉重。
     他陶黯又如何能不知道,这大水一放,这些耗费了不知道多少血汗才开垦出的良田,可能就要一招毁于大水。
     到时候,他陶黯可真的就是一策而让数十万临淄人衣食不落了。
     我知道自己是为了理想,我问心无愧,但为何我的内心深处却这么感到罪恶呢?
     难道我的心在骗我?
     将这些莫名的情绪排掉,陶黯转头就向二帅开始布置了军务。
     他丁盛该如何如何,他董访又该如何如何。
     此时他们三人都没有意识到,本该平等的三人,这会丁、董二人俨然已经是陶黯的下属了。
     ……
     淄水的对岸,郁郁葱葱的密林。
     纵然临淄早在春秋就是东方大都,历代兵家每每攻伐临淄就要来这里伐砍一批林木作为攻城器械。
     但千年过去了,这淄水岸边的森林却好像没有多少减少。
     此时,就在这片密林的边缘,几名骑士隐匿在林内,眺望着淄水对岸。
     很显然,他们看到了陶黯这群人,并观察这些人的底细。
     而在这几骑的后面,茂密的林内淅淅索索,不知道有多少人马就潜伏在这里。
     这些人全部都是身穿绛红色的衣甲,旗帜全部偃倒下来,只有时不时来回奔走的令兵们在林中时隐时现,其他人都静静的潜伏着,不动声色。
     毫无疑问,这一支军队正是曹操的大军。
     曹操在寻找关羽主力无果的情况下,终于决定急行军返回临淄,打算对围困临淄的泰山军进行打击。
     但同样的,他们也在路上遭遇到了那场大雨,因此不得不在这片原始密林中躲雨。
     当然,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悲惨的。
     因为雷暴而死的人马,昨日就有十六人骑,这让曹军的士气陷入了低迷。
     今日天晴,就当曹操准备带着大军出林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对岸来了一队人马。
     此时的曹操就带着几名军中骑将隐匿在林边,小心的观察着对岸。
     从他的视野来看,对岸的人马肯定是泰山军,而且似乎人数也并不多。
     但他也不能确定,因为对面的有不少此起彼伏的山坡,这大大阻碍了曹操的视野,所以他也不确定敌军人数到底有多少。
     所以他决定让人去对岸抓几个泰山军的哨探,好摸清敌军的底线和情况。
     因为临淄城已经被泰山军团团围住,荀攸那边最后一次给他送来的消息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了。
     所以目前为止,曹操只知道围城的泰山军是丁盛和董访两只军团,但其人数到底有多少,目前已经发起了几次攻城,他们的后勤补给在哪里。
     这些他曹操都不清楚。
     之前曹操还是很担心自己的踪迹会被泰山军的哨骑给抓住的,毕竟他的骑兵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要比泰山军来得弱。
     所以曹操才专门绕了远路,就是要用这片密林来遮蔽踪迹。
     本来曹操还担心呢,因为虽然密林能遮蔽踪迹,但毕竟离临淄还是有不少的距离的,所以可能在获得情报这一点是不利的。
     但没想到,他这边想睡觉,那边就有人给他递上了枕头。
     现在敌军的人数似乎在百人上下,于是曹操想了一下,就让曹洪带着三百虎豹骑从淄水的下游过岸,又让高柔带着三百虎豹骑从更上游过岸。
     两边都绕远迂回,然后钳击对岸的泰山军哨骑。
     此时的曹操依然将他看到的那些人当成泰山军的哨骑,并不知道正处在他对面的是泰山军临淄大营的三大高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以这么说,一旦曹操将这三人阵斩,那整个青徐的战事都要被逆转过来。
     到时候,本已经明朗的天下局势可能都有反复。
     但即便曹操不知道这些,惯常谨慎以狮子搏兔,还是让他派出了六百虎豹骑。
     这股力量对于对岸不过百骑的泰山军无疑是有压倒势的。
     于是,就这样一场将会意外决定青徐乃至天下的冲突战,就在淄水北岸的台塬地上爆发了。
     ……
     时间到了巳时,本已经看得差不多的陶黯再一次建议顺着淄水再走一走。
     原因是他要确定一下河道的宽度,看哪一段河道最适合建立拦截水位的坝口。
     此时,空气中依然很潮湿,从不远处那片原始森林吹佛来的薄雾正缓慢得覆盖在淄水水面上。
     雾霭沉沉,能见度开始有点低了。
     这个时候,一直陪在陶黯身边的一名牙兵忍不住劝道:
     “山长,这一带时常起雾,学生觉得今日还是早些回营地,等日上晌午的时候,山长可带着军中的土木大将们再过来,那样看得更清楚些。”
     很显然,从称呼上来看,这名牙兵此前应该是陶黯的学生,应该也是出自邺城讲武学堂的优秀生。
     果然,随着这名牙兵说完,水面上飘过来的雾气就更大了。
     不得以,周边的牙兵们都取出火折子,将随身携带的火把点燃了。
     这样他们的视野才稍微正常些。
     一路上,一直沉默的丁盛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一拍自己的脑门,笑着对陶黯道:
     “陶公,本帅突然想起来营中的一项军务,要不咱这就先回吧。到时候晌午的时候再来,也是一样的。”
     陶黯看了一眼丁盛,知道此人因为刚才的事情其实有了情绪。
     他又环视了一遭附近的突骑,见大伙都有点意兴阑珊的样子,遂道:
     “行,咱们先回去。反正该看的也看得差不多了。”
     陶黯是道家信徒,信奉水的因势利导,此刻既然众人都有归意,那现在就应该选择回去,没必要为了强调自己的权力而去违背人心。
     于是,本该向下游的队伍突然折返,开始向着临淄那边的大营行进。
     似乎这一刻,命运在垂青这些人,让他们逃脱了一场必死的危局。
    喜欢。
  

第九百零三章 危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