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0章 崭新的大明[2/2页]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姚广孝发动战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英这里。
     看着情报里说的,首批出动八万大军,朱英立即就察觉到了姚广孝的想法。
     “姚广孝终究是姚广孝,真叫个心狠手辣。”
     朱英有些感叹的说道。
     即便曾经对安南的开国计划,他都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不过对于这件事,朱英自然不可能去干预,就且看结果如何吧。
     最近火绳枪的产出,已经越发量大,在大量人力的加持小,火药司对于制作火绳枪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加大。
     就在本月,火绳枪的产出,有望突破一千五的关卡。
     朱英便想着,是时候把火绳枪,真正的带入到军队中去了。
     便在思索的这个时候,门外传来响动声,却没有声响传来。
     朱英便知道,这是老爷子来了。
     这个想法刚刚从脑海中出现,书房的门就被推开,只见老爷子喜笑颜开,甚至有些急切的走了进来。
     “快,快,大孙快随咱去看看,刚刚有人来报,说是城郊外的那些作物,如今都差不多了,已经可以作为新生的一批粮种。”
     朱元章的语气显然很是激动,任谁在这般高产作物已经成熟的时候,也无法保持平稳的心情。
     对于朱元章来说,这可不仅仅是保障天下百姓的吃食,还是他朱家传承的根基。
     纵观各王朝末年,无不是灾荒四起,导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实在是饿得受不了,才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单单就这些作物,足可将大明国祚延续数百年之长久了。
     所有因为这些作物而活下来的百姓,都会感恩他老朱家。
     朱英听到这个消息,多少也被带动了情绪,在老爷子的牵手下,一同出门。
     坤宁宫殿外,龙撵都已经准备好了。
     “大孙,咱已经安排人去统算了,你说这些作物,亩产到底能有多少。”
     虽然之前大孙已经说过,但朱元章还是忍不住的再次问道。
     朱英也没迟疑,直接说道:“番薯和马铃薯的产量,当是在千斤左右,玉米话应该低一些,在五百斤左右吧。”
     这些粮种虽然没有进行脱毒处理,但却是朱英在西域的库存中,比较优质的存在。
     至少第一批的亩产不会太低。
     再次听到大孙肯定亩产千斤的回复,和即将见晓的通算,朱元章笑得嘴巴都裂开了。
     “好,好,好,咱今日就要亲眼瞧瞧,这可亩产千斤的粮食。”
     “大孙,这可是泼天大功呀,完全可以称得上功德无量,活人无数。”
     “好大孙,好大孙!”
     听到老爷子的夸奖,朱英面色平静的承受。
     他当然极为清楚,这些作物所带来的意义。
     可不仅仅是在活命上,更是对于底层百姓劳动力的一种解放。
     在此之前,所有的百姓都需要对土地的精耕细作,很少停歇。
     一旦遇到什么灾情,就颗粒无收。
     现在多这么多的选择,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许多荒田,也可用来种植,且不需要太多的操心。
     北方亩产越三百斤左右,南方多一点,大致不过五百斤。
     这些都是一等一的良田才有。
     而红薯,番薯这些,哪怕是产量再低,也能有七八百斤。
     脱毒的技术,也是朱英打算交给五叔朱橚,第一个研究的方向。
     若是能把脱毒技术研究出来。
     即便没有化肥,番薯和红薯的亩产,几乎也会稳定在一千五百斤往上。
     要知道后世番薯正常栽培都有六千斤,高产可达万斤。
     马铃薯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现阶段朱英也不可能要求太高,有个一千多斤的亩产,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完全可以是一种质的变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有将劳动力从土地中大量解放出来,才能将工业大门,彻底打开。
     当朱元章和朱英来到城郊这里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数十名工部的官员,正在不断的计算着。
     而数以千计的将士,都是卸下盔甲,撸起袖子,放下刀剑。
     拿起旁边的锄头,就开始挖起来。
     后面还有将士拿着箩筐跟着,将挖出来的马铃薯,红薯放到箩筐里,满了之后就送到边上给工部是官员们称重。
     工部尚书沉溍此刻早已经是灰头土脸。
     这些作物的种植,他很早就得到了消息,不过陛下并没有给他查看的权力,所以虽然知晓,但也只能是安静的等待。
     这两天,已经有消息传来,作物马上就要成熟了,让他准备一些官员跟着去统计。
     初来到这里,工部尚书沉溍就顾不得身上的官服,直接就下地动起手来。
     工部掌营造工程事项,其中包含屯田,水利。
     沉溍对这些自然是极为懂得,只不过挖开方圆几米,大概的亩产数目,他就能在心中算出一个大概来。
     而当这个数字出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震惊了。
     亩产千斤,这可是亩产千斤。
     无须精耕细作,无须日夜照料,就能轻易达到的亩产千斤。
     这对于长年沉浸在屯田,水利之上的沉溍来说,简直就是如同神话故事一般。
     但是面前的一切清晰的告诉他,这些都是真的。
     一手抓着马铃薯,一手抓着红薯的沉溍,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
     而后发出咆孝声:
     “天佑大明!!!”
     这时,朱元章和朱英,正在将士们的簇拥下,来到这边。
     “看到了嘛大孙,这可是咱大明的尚书,正二品的官员,都已经激动成这个样子了。”
     “天佑大明,好一个天佑大明,这话说得着实不错,若不是得天庇佑,咱也不可能再见到大孙,也不可能有这般作物到咱大明来。”
     朱元章笑着感叹道。
     朱英看着面前激动若狂,甚至连老爷子和自己过来都浑然不觉的工部尚书沉溍。
     嘴角不由微微的翘了起来。
     从今日开始,大明,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大明!
    喜欢。
  

第260章 崭新的大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