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野鸭队(风纪委员三人组)——B1[2/2页]

天才战车道少女 板烧琪露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罗地亚亦有获得少量b1
      is。
      有鉴于坦克在突破壕沟战僵局上的优势,法军乃要求b1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厚重的装甲
      可搭载双主炮
      但是b1的开发进度一直陷入瓶颈,最后才在1929年推出原型车进行测试,并定名为b1重型坦克。可是将其制式化及投入生产线却已是1934至35年的事。
      法国战役后,德国将掳获的b1坦克更名为b2740。
      921年,法国陆军技术部的艾司丁将军提出一种坦克的计划,最初的设计只有15吨重,装甲最大厚度也才25毫米,但安装了一门75毫米火炮和一个配有两挺机枪的炮塔,且要求此坦克必须使用无线电进行战术协调。当时有四家公司竞标此计划,这些公司包括fah海军冶金公司、f地中海造船厂、迪劳内-贝利维尔和施奈德-雷诺公司。当时军方承诺会将各公司提交样车的中标部分进行组合匹配,以便制成最优良的坦克。1924年5月总共提交了5辆开车,其中施奈德-雷诺公司提交了两台样车:sra和srb。
      军方选中了施奈德-雷诺公司的样车srb作为新坦克的基型车,其引擎、变速箱和转向装置得以保留,悬挂装置和驱动轮取自fah设计的样车,而履带则来自f的样车。1925年3月,雷诺公司被选中作为主承包商,施奈德、fah、f和迪劳内-贝利维尔均作为提供劳务和零部件的分承包商,整车的最终组装定于在巴黎的雷诺工厂完成。1926年1月17日雷诺公司获得了制造3辆原型车的合同,制造工作于1929年1月完成。原型车的成员有4人,武装和装甲最大厚度则如计划所提的,行驶速度最大为每小时20公里,最大行程为257公里,1930年和1931年进行的测试表明总体设计比较成功,经过改良,最大装甲厚度增加到40毫米,重量也上升到28吨,这就是后来的cha
      b1坦克的雏形。
      最终型号的b1重型坦克配备47毫米及75毫米火炮各一门,正面装甲40至60毫米,战斗重量30吨,而且设计新颖,主炮塔关闭之后仍有相当良好的视野,车底亦设置紧急逃生门,此外传动系统也有装甲保护。可说是二战初期火力及防护力最强的坦克。其正面装甲除了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外,没有任何战防炮能够击穿,德国的37ak36战防炮甚至被冠上“敲门炮”之称。
      但是b1的重量使它在机动时显得十分笨重迟缓,而且主炮塔的设计只能容纳车长一人,必须同时兼顾搜索,装填以及射击等任务,令车长负担太重,不过此坦克有两位负责无线电的人员,第二位主要工作是帮忙车长装填的工作,可以稍微减轻车长负担。此外车身战斗室的弹药架后方就是引擎所在,往往发生引擎被毁后诱爆弹药的惨剧。
      a
      a

野鸭队(风纪委员三人组)——B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