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乙型坦克。
战斗历程
八九式坦克参加了1937年侵华战争、1938年的苏日哈桑湖冲突和1939年的诺门罕冲突,在与苏军坦克的实战中被证明存在诸多缺陷,故很快被淘汰。
性能
正式定型后的89式甲型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27吨
乘员:4人
车长:43米
车宽:215米
车高:22米
最大速度:25千米
小时
最大行程:140公里
车底离地面高度:035米
武器配备:最初为1门37坦克炮,后改为1门90式57短管坦克炮。该炮由英国57舰炮改装而来,于1926年3月设计,4月由大坂兵工厂试制,10月完成后又经过修改和重新试制,于1930年正式定型,身管长184倍径,初速350
s,最大射程5700,高低射界-8度-+30度,不转动炮塔时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备弹100发。该炮发射穿甲弹时可以穿透100处的25垂直钢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1式65机枪,备弹2745发。
装甲:使用了表面渗碳的镍铬钢装甲,正面装甲17,侧后装甲15,顶甲10,底甲5。
89式乙型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136吨
乘员:4人
车长:575米
车宽:218米
车高:256米
最大速度:25千米
小时
最大行程:170公里
武器配备:90式57坦克炮,备弹100发;2挺77车载机枪,分别装在坦克前装甲左侧和炮塔后部,这种机枪使用30发底卸式弹夹,理论射速500发
分,备弹2745发。
a
a
鸭子队(排球部)——89式中型坦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