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吏治。”
“如今我大明王朝吏治腐败,考核制度流于形式,中央政令不通,国家财政濒于破产,统治处于崩溃边缘的窘况。要想改善这些弊端,必须得整顿吏治。”张居正道:“这件事情,势在必行。”
王国光闻言,不无担忧的说道:“叔大,整顿吏治,治理国家原本是好事。本来,我不该说什么。可是……新皇登基,你这首辅的位子也没坐热,此前你刚刚推出了实物折俸的法子,那时就得罪了不少官员,甚至不乏皇亲国戚。如今再大张旗鼓的搞吏治,会不会有些太急了。”
“不急――!”张居正叹口气说道:“王大人,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也知道你的担心。你是担心我得罪了全国的官员跟皇亲国戚,以后没好日子过?我不担心,这件事情只要皇上支持,两宫太后支持,就没问题。”
“叔大,不如先缓缓――!”王国光问道。
“王大人,你执掌户部,可是你这户部大臣居然连一分钱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可见问题都严重到了什么地步?这样的事情怕是我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吧?”张居正正色道:“不能再等了……”
“叔大,放手干吧,我支持你――!”王国光认真地点了点头。
……
……
万历元年(1573)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希望借此明确官员职责。很快,张居正的上书就得到了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支持。
随即,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考成法。考成法制度的核心是“立限责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主要内容是:首先,订立工作计划。年初,各衙门和都察院将下属官员的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缓急程度,订立完成期限,分别计入三本账簿,一本详细记载,作为底簿,另复制两本,将例行公事无须查考的除去,送六科和内阁各一本备查。其次,实行过程监控。每月,各衙门根据底簿对下属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完成一件,注销一件,每半年汇报一次完成情况。第三,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年终,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对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对尽职尽责治绩显著的官员实施重奖,赏银提俸,破格擢升;对不尽职守、不按期完成任务的官员则严加惩处。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闽州府。在路文轩看来,首辅大人的考成法不可能长期执行下去。多半会夭折。
吃过午饭后,他来菱香别院找到了正在用功看书的徐云飞,决定听听他的意思。
徐云飞不假思索的说道:“考成法很好啊,大明王朝会因此而焕发生机。”
此话一出,路文轩皱眉道:“云飞,你为何如此断言,我的看法跟你恰恰相反。这考成法的确不错。可是阁老太急了。新皇登基不久,朝局未稳,先有实物折俸,如今又来考成法。他张阁老已经把天下大半的官员跟皇亲国戚都得罪了。我看这次,悬啊……”
徐云飞暗暗发笑。世人都觉得张居正的考成法会触动很大一部分官员的利益,从而引起公愤,进而失败。
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很清楚,历史上张居正的考成法获得了成功,而且推行了十年之久。那时候,国库充盈、边疆稳定、社会安定,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中兴”。所以,徐云飞有十足的把握肯定张居正的考成法不会过早的夭折。
当然,这个理由徐云飞却不能告诉路文轩。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大人,听我说,考成法一定能顺利推行的。”徐云飞皱眉想了一下,他在想,该如何去解释。
徐云飞前世是学营销管理的,对于经济跟管理多少也了解一些。其实早在昨天接到消息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仔细的思考、研究张居正的考成法了。
张居正的考成法,用徐云飞前世话来讲就是实行年度考核,年初的时候制定当年的绩效目标,年终的时候对年度绩效目标进行总结,凡是未完成绩效目标的――即绩效评估不合格的,一律降职处理。简单点说,这其实就是绩效管理。
所以说,张居正这个人很厉害。
沉思了一下,徐云飞抬头说道:“路大人,我问你,阁老实行考成法目的何在?”
“整顿吏治、富国强兵――!”路大人不假思索的说道。
第九章 首辅的考成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