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二章 调研(中)[2/2页]

官道 我是韩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蔺汉生还专门去看了濮坞村的茶园,果园和冬盏菊的产地。濮坞村三大宝的分布很有规律,低矮一点的山地上都是成片的茶园,而沿着山脉顶部曲线走向的是枫树群,和枫树紧挨着的,便是十月果树了,粗粗一看,比枫树要矮上几十公分,眼下,正是果树成熟期,树枝上挂满了一串串如同相思豆般红艳艳的十月果。在山脉和坡地之间,零星点缀着几片不算高的险峰,顺着峭壁的两沿爬满了如同藤蔓般的褐色枝桠。据林一方介绍,这褐色的枝桠就是冬盏菊的枝干,一到下雪,枝桠的颜色便会变成草绿色,然后沿着藤蔓,密密麻麻得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那就是在濮坞人眼里并不稀奇却在外来客眼里叹为观止的冬盏菊。
      在濮坞的这些日子,蔺汉生无论是翻山入户还是静夜散步,韩晓和张小春都陪着。让张小春心中暗暗叫奇的是,平常对待区里大大小小的干部都不苟言笑、严厉苛责的蔺汉生,对待韩晓却是和颜悦色,谈笑风生。蔺汉生对韩晓的另眼相加还体现在好几个韩晓提出了建议,蔺汉生都指示徐卫东在调研报告的措施与对策中结合进去,这对熟悉了解蔺汉生个性的徐卫东而言是又羡慕又不解。羡慕的是韩晓这个区级机关最弱势的正科竟然能让这个在山阴区权倾一方甚至连区长高立国的意见都不甚采纳的区委书记如此放下身段,简直是绝无仅有的奇事;不解的是韩晓的背后到底有着有多深的关系和多大的来头,他究竟是何德何能竟然获取了蔺书记如此的器重与青睐。
      连韩晓都明显感觉到了蔺汉生对于自己的赞赏与喜爱。韩晓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父亲韩若霆和母亲林亚芬都算是中产阶级,但他们一家和官场,尤其是区委书记这一层面以上的高官接触都很少,更谈不上能对官场有任何明显的影响力了。而自己虽然在南湖镇是鼎鼎有名的打黑英雄,也在团区委都做出了一些成绩使团委摆脱了一直以来的困局,但如果光凭这就能令蔺汉生青睐有加,韩晓也还是不信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或者,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又或者,这是自己穿越后附带的另一种隐性福利?
      徐卫东的调研报告初稿在蔺汉生驻村的第十天初步成形了。当夜,蔺汉生就将调研小组的成员、王连山、孙向田、林一方和林长庚召集起来,对调研报告的初稿,尤其是报告中如何破解濮坞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措施与对策进行座谈,进一步寻计问策。
      韩晓在座谈会上并没有侃侃而谈,相反的,却是认真聆听着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时不时得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第二天,韩晓向蔺汉生请假,破例第一次在驻村调研中没有陪同蔺汉生走访农户。韩晓一早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宏大的构思在他的脑海里奔腾翻涌。韩晓取出笔记本电脑,在文档里凝重得写下《濮坞村发展的可行性报告》,之后,思如泉涌,文随思动,洋洋洒洒,落笔成章,分别从濮坞村的现状与思考,濮坞村发展的优劣对比和濮坞摆脱困境的四大对策及可行性分析等三大方面将自己这十天来在濮坞调研的所思所想通过可行性报告和盘托出。
      等韩晓一气呵成的报告画下最后的句点时,窗外已经隐隐泛起一片暮霭。

第五十二章 调研(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