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却并不多。
“那大伙儿就抓紧时间提问题,提建议吧”,韩晓索性就不将话筒递还给贺继兴了,神色泰然地继续问道。
“我也有一个问题,”人堆里又有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壮硕中年男子站起来,问道,“我听说这条道路拓宽需要好几百万,区里和镇里补助的钱好像远远不够,不知道村里想出了筹钱的办法没有?不要等到工程做到一半因为缺钱而停下来成了个半拉子工程,如果那样的话,我看不拓宽也罢啊。”
韩晓看了一眼这个壮硕男子,对他点了点头,表示出自己对他提出的问题的认可。
既然已经有两个村民开了头,原先没有意见的村民也开始三三两两得提出一些问题。而韩晓一直都面带微笑的倾听着,即使对有些很无理的意见也保持着神情的淡定。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逝去了一个多小时,村民们的意见也提的差不多了。
韩晓知道该是自己说话了,他先拿起面前的水杯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再拿目光往台下从左到右向地扫视了一遍,开始说到:“各位党员,各位村民代表,各位丰收村的老板,你们好。首先啊,我要向大家道个歉。大伙儿都知道我是你们丰收村的联系领导,但今天我往台下看去,我熟悉的面孔不超过三分之一,这证明了我平常深入基层不够啊,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要向大家郑重保证,今后我一定会常来丰收村,争取在年底之前都能到大伙儿的家里去串一串门,都能叫得出大伙儿的名字。”韩晓的开场白似乎得到了台下许多人的认同,原来到处稀稀疏疏的声音开始慢慢安静下来了。
“刚才,总共有十一位村民发表了意见,我稍微整理归纳了一下,发现大致归类成三类问题:第一是想问村里对道路拓宽过程中涉及到的违章建筑该如何处理?第二是对个别村民的不认同、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村委该如何处理?第三是想问村里有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足够的能力来完成道路拓宽工程?下面,我就按照这三个问题的顺序,来一一解答各位村民提出的疑问。”
“大家都知道,违章建筑其实是我们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前几年,越州市政府就一直在严格控制农村的宅基地审批,而我们山阴区因为地处市中心,审核就更为严格,因此我们区的许多村都已经很多年没有批准宅基地了,丰收村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一些村民确实因为住房困难而被迫违规搭建了违章建筑,虽然于法不容,但于情倒也还属情有可原,但也有一些村民生活得很好,房子也很大,却仍旧在肆意搭建违章,甚至还有一些村民听说我们要进行道路拓宽工程了,就连夜在我们要拓宽的道路边搭建违章,他们的企图很显而易见嘛,就是想在我们的拓宽工程中敲一笔竹杠。”
韩晓的语气说到这里逐渐变得严厉起来,声音也变得更大了。
第十七章 全村动员(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