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啊,一句话就轻轻带过了谁免谁留的这个关键问题,甚至已经在后续的的班子建设问题上做文章了。”韩晓心里这样想着,面上的表情也渐渐得阴沉了下来。毕竟只有24周岁的年纪,不像官场的那些老油条,心里藏得住太多的东西。
韩晓抬头看了看马王生,想听听他是什么意见。
马王生接过韩晓的眼神,将手中的茶杯慢慢旋转了一个角度,开口说道:“我觉得韩晓书记和张部长、李所长的建议都具有可行性,谁上谁下都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关键的是,党委必须要尽快做出选择。”
马王生的表态很简单,话说完,就立即垂下了眉眼,再也不看任何人。
“这真是个人精啊,”韩晓暗暗在心里叹了口气,“也许我是永远都不能修行到这种地步的吧。”
镇长王德智将手中已经燃了半根的香烟往烟缸里使劲摁了摁,用中指轻轻点了点桌面,开口说到:“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想法。自从韩副书记到了我们南湖之后,党委政府本着‘加强领导,推进工作的原则,及时调整了丰收村的联系领导,由原来的组织员联系升格到了由党委副书记亲自联系,这完全体现出了党委政府要抓好丰收村的班子,推进丰收村的工作的勇气和决心。而韩副书记联系了丰收村之后,花了大把的精力和时间,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丰收村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坦白的讲,韩副书记的工作我认为还是卓有成效的。虽然这次丰收村的班子因为种种问题面临着必须被调整的局面,但这不是一个突发性的事件,而是一个矛盾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与这个村的联系领导是谁,是哪一个人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韩晓听着王德智看似表扬的表扬,心里翻涌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其实,无论是张向阳还是李强还是裘小娟,都是平日里和王德智走动得比较勤快的,他们的态度实际上就是王德智的态度,但现在,似乎在结果尘埃落定之前,王德智是决意要表扬自己一番了。或许扇出耳光之前,先揉揉脸,是一个高明政客的一种高明的手段吧。
王德智并不知道韩晓此刻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仍继续说着,“但今天党委来决策这件事情,必须慎之又慎啊,因为党委的决策不但要对丰收村的百姓负责,更要对丰收村的将来负责。从我对贺继兴和贺世宝两位同志的了解来看,我个人觉得,贺继兴同志要比贺世宝同志更具有工作的能动性和工作的可塑性,因此我建议党委留用贺继兴同志继续担任丰收村支部书记。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最后怎么选择,请党委决定。”
尽管王德智的话说的很客气,尽管韩晓也隐约猜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但当韩晓的猜想真的一步一步不折不扣地演绎成了现实之后,韩晓还是觉得胃部有些呕胀得难受,舌尖也瞬时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尉迟敬德在南湖镇虽然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书记,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热衷民意的书记,“既然班子大部分成员都认可由贺继兴同志来继续担任丰收村的支部书记,那我看就这么定吧,贺世宝同志从即日起暂停村委主任的职务,由贺继兴同志在村里物色一位能力较强的村民代理村委主任的工作。会后,请韩副书记牵头,将这次党委会的决定通知到相关的人员,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韩副书记,你看怎么样啊?”尉迟敬德说完,侧脸征求韩晓的意见。
“哦。”韩晓无力得应了一声,慢慢低下了头,盯着面前的陶瓷茶杯,脸上再无其他的表情。
(感谢书友17817851的真心点评,其实,我在以前也零零散散得写过一些东西,总的来看,是造景的能力要大于用情,工整的文字要强过构思,所以对于平生的第一个长篇总是觉得心里忐忑。而且自己造字的速度又实在是太慢(也没有任何的存稿),基本上要纸张上先写好初稿,再誊到电脑中去,白白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时间。但即使这样,我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塑造好人物的形象,构思好故事的走向,发挥好自己的特长。也希望更多的书友给予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大话我就不说了,继续埋头码字。)
第五章 事与愿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