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参普救众生妙德主夜神,目放光舒身灌顶得妙眼。
诗云:
参普救众生妙德主夜神,目放光舒身灌顶得妙眼。
智佛现时普焰出现妙眼,得调伏众生法证焰慧地。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尔时,善财童子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闻普喜幢解脱门,信解趣入,了知随顺,思惟修习,念善知识所有教诲,心无暂舍,诸根不散,一心愿得见善知识,普于十方勤求匪懈,愿常亲近生诸功德,与善知识同一善根,得善知识巧方便行,依善知识入精进海,于无量劫常不远离。作是愿已,往诣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
善财得到善友喜目的法力开导,运用禅功,身现金色祥光,去寻妙德夜神。
妙德夜神早算到善财要来,为了显示自己的威德。穿戴整齐,挂满缨络诸庄严具,身放金光。眉间两道白光灌善财顶,善财感到遍身清凉,得清净三昧。入此三昧,则见妙德夜神示现种种善行。有人的善行扶老携幼,有天人的善行入寂静定;畜生善行,互相亲爱而不食瞰;恶鬼善行没有饥渴;修罗善行不生嗔恨;地狱善行不受刑具之苦。
又见菩萨为众生说法,声闻在林中静坐。三世诸佛放出金光照善财身。
佛光触身,善财童子又觉知到了自己的另一个轮回,那一世是这样的,善财童子是一个咒文师的徒弟。
原来古时候有一种咒语,叫做云月咒文,这种咒文有无法估量的价值,相传当天空中的彩云和明月相结合的时候,只要把云月咒文反复念上几遍,就会从天上降下金、银、珍珠等七种宝雨来。而精通这些咒文的人,就称做咒文师。
在波罗奈国的村落里,有一位这样的咒文师。那时菩萨降生在一个婆罗门的家庭里,少年时,他就跟随这位咒文师学习云月咒文这种技艺。
有一回咒文师要到相邻的契帝耶国去做法事,因此带着弟子离开了村落。途中经过一处荒芜的山林时,忽然冲出了五百名的山贼,师徒二人就被拦路抢劫的山贼抓住了。
这伙山贼为了得到他们的钱财,留下咒文师当人质,要徒弟回家拿钱来赎师父。
山贼恐吓地说:如果不马上拿钱财回来,就等着替你师父收尸吧!
师父您多保重,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徒弟含泪向师父告别,并再三叮嘱咒文师说:
师父,我看了天相,今明两天就是彩云和明月相合的日子。您万不可为了摆脱山贼的折磨而念动云月咒文,让天降下宝雨。如果您念动了咒文,不但救不了自己的性命,连这五百名山贼也将不得存活!请您一定要记住啊!
徒弟向师父千叮咛万嘱咐后,便飞快离开了山林,昼夜兼程地赶回家拿赎金。
第二天晚上,山贼们喝醉了酒,把咒文师痛打一顿,之后又用绳子把他捆起来,绑在一棵茂密的大树上。咒文师被打得遍体鳞伤,正痛苦无奈地仰天长叹时,只见彩云布满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其中。
看到这种情景,咒文师心想:今夜就是彩云和明月相合的日子。如果念动咒文,天上就会降下无数的宝雨,山贼们见到了这么多金银珠宝,还不把我放掉吗?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苦苦地忍受折磨呢!
急着脱离险难的咒文师,早就把徒弟的叮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喂!你们绑架我是为了钱吧?如果我给你们许多财宝,是不是可以放掉我呢?咒文师对山贼大喊着。
山贼们回答:只要你能让我们发财,一定会让你平安地离开这里!
那好,你们赶快我放开,让我沐浴净身,等一下我念动咒语,你们就可以获得无数珍宝了!
山贼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咒文师的话去做了。
咒文师做好了念动咒文的一切准备,便面对云月相合的方向反复念起了咒文。顷刻间,天空中犹如下雨一般撒落了无数闪耀着光芒的金银珠宝。
山贼们每人都得到了许多珍宝,心里十分高兴!但是他们心中却有着更奸诈的念头:
原来咒文师本人就是个宝物,既然他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又怎么能放走他呢!于是,山贼违背了事先许下的承诺,依然把咒文师扣在身边。
这时,另一伙盗贼路过这里,他们个个武艺高强,很快就打败了这伙山贼。
为什么要抓我们?山贼问。
盗贼们回答:废话!当然是想得到钱财!
山贼们又问:如果给你们许多财富,是不是就可以放掉我们呢?
只要你们能拿出更多的财宝,保证让你们平安地离开这里!
于是,山贼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这些财宝都是那个咒文师,凝视天空,念动咒语,从天空中降下来的。你们只要把他带走,不就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钱财了吗?
盗贼们听了,果然把山贼全释放了,只把咒文师留着。当天晚上,盗贼头目就对咒文师说:喂!快为我们降些珠宝吧。
咒文师回答:我也很想为你们降些财宝,可是我的咒语,必须是在天空彩云和明月相合之时才能灵验,今夜天空乌云压顶,我怎能给你们降宝雨呢?
盗贼头目有些不耐烦地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种时候很难遇到,一般一年才有一天,昨夜才遇到这么一个天相,再想遇到,就要等到一年以后了。
哼!你这妖道,故弄玄虚来欺骗我们。你不能为我们降宝雨,还要让我们平白养活你,破费钱财,不如现在把你杀掉!盗贼们觉得自己被欺骗,气得挥刀就把他劈成了两半,咒文师就这么死了。
这一定是那些山贼们为了脱身而编造的谎言!
是啊!把我们当白痴啊!看我怎么修理他们!
盗贼们立即出发追赶上那伙山贼,把他们也全杀了。然而,悲剧并未结束,当他们自己分配这笔财富时,由于分赃不均,发生内讧,引起了争斗,最后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内战,最后只有两个盗贼侥幸活了下来。
这两个盗贼把这些财富隐藏在一个小村庄里,虽然他们有许多的钱财,但却没有粮食,只能一个人留下看守,另一个到村里去买些食物。
如果我一个人独自吞下这笔财物,那我将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分走一半呢?一定要杀了他才行!留守的盗贼这样想着。
而去买食物的盗贼也在动坏念头:如果我一个人独吞这笔财物,那我将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分走一半呢?我一定要毒死他!
过了一会儿,买食物的盗贼回到了他们隐藏的地方,一进门,就被那个留守的盗贼一刀给杀了。留守的盗贼看到如此多的财富都归他一人所有,不由得欣喜若狂!拿起买来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结果毒性发作,不久也死去了。
就这样,为了财宝,咒文师和所有的山贼、盗贼都因此丢掉了性命。
当咒文师的徒弟回到家中,取得钱财赶来要赎回师父时,却不见那伙山贼的踪影。一路寻来,看到的却是山贼们和师父倒在血泊中的尸首。
这时,徒弟不禁伤心地叹息道:师父不听从我的忠告,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人。凡是想用不义手段发财的人,结果就是死亡。这一点连我聪明的师父也不例外啊!
从此之后,徒弟再也不学这些不劳而获的法术了,转而入山苦修,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菩萨。
善财从来没有看到这些景象,心中又悲又喜,即向妙德夜神顶礼,妙德夜神还复本形,受善财参拜。
善财见妙德夜神有如此神力,好不高兴,向妙德夜神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愿求菩萨行,造福人间。前来参拜,请慈悲教诲。”
妙德夜神道:“我一个夜神,有什么可以教你呢?”
善财道:“圣者勿谦,你刚才的神变是怎么得来的呢?”
妙德夜神道:“此事一般二乘人都不知道,只有菩萨利根方知。这是普贤菩萨的大行成就的。”
善财道:“你能说出成就因缘吗?”
妙德道:“在若干千劫前,有一个圆满清净世界,那个世界的人们都诚实、善良、奉行十善,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没有自私,损人利己的恶作剧也没有。因此那个世界不但风调雨顺,而且稻麦不种自生,宫殿楼阁雄伟壮丽自然而有。花草自然生香,宝树自然发音,其音清雅,其香清净。那是一个美好庄严的世界。其中有一个国家名宝华灯,国王名妙宝莲花。王妃名圆满面,端正殊胜,皮肤细嫩,美妙非常,身上自然生香。王有一女名普知焰妙德眼,色相美好胜过王妃。如是求婚者多,王女持此骄傲,瞧不起别的国家,别的王子,别国的百姓。因此之故,宝华灯国就变了,五谷也不丰登,百姓也不长寿,花也不香,水也不甜,一切的一切,都便成了罪恶的世界,苦难的世界。这时人们怨声载道,叫苦连天,悲声惊动了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来到这个国土,将贫困的原因告诉了妙宝莲花王。王自负骄傲,不听普贤菩萨劝告。十分横蛮,国库空虚,欲加赋税。普贤化作宫女,入宫劝化王妃,要王妃劝告大王。勿生骄慢。王仍不听劝,还想兵伐邻国,抢夺财宝、粮食、土地。这一念嗔心,更加重了罪恶,惨遭天干水淹之苦。
这时城北有一菩提树,枝叶繁茂,忽然放出光明。大地震动,天雨妙花,雨妙香,花香飘舞,震动王宫。王与群臣皆不知为何有此震动。
尔时普贤菩萨对王女普智妙德公主道:“大王骄横,不听劝阻,国事衰危,百姓有灾。如今大地震动。普智宝焰佛已坐于城北菩提树下,即将成正觉。善劝大王前往皈依,免除苦难,百姓方得安乐。”
普智公主即来金銮宝殿,王正与群臣商议金光闪灿,大地震动之事。公主跪下奏道:“父王,时才大地震动,天雨香花,是城北菩提树下有佛成正觉。父王前去皈依,百姓可免遭灾难。”
国王不信,责怪女儿不守宫规,有乱朝纲,命责打五十大板。群臣跪奏:“大王息怒,公主年幼无知,宽恕一次。”
正在此时,宫人奏报道:“城北菩提树下,有佛成道,百姓都拥去皈依。”
王虽信女儿之话,但要强作威严,道:“恕你一次,今后少管朝事!”
公主与王妃商议,次日早朝,请王出外游猎,拥王至菩提树下皈依。
翌日早晨,王妃请奏大王出猎。大王欢喜,早朝后,国王骑马,王妃公主乘舆,众军簇拥至城北猎场。
国王见一大鹿,便一箭射去,大鹿含箭逃跑,国王追至菩提树下,忽然不见。但见一人跏趺坐树下。王忆昨日上朝女儿之事,心中恼怒,对准那人一箭,正中身上。箭并未伤着那人,却变成一朵莲花。国王连发数箭,箭箭如此。王令众军齐射,箭箭变成莲花。
这时公主赶到,请求前去观看。国王不允,命美色彩女上前献媚,娇声娇气,妖娆起舞直扑那人身上。彩女变成丑恶夜叉。国王想:那人一定成佛,领率公主上前去。
此时佛陀又放金光,光照王身,王及嫔妃公主,都感到遍身清凉,恶意顿消。万念俱寂。佛陀为授与三皈。
从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人向善,恢复如初。
夜神道:“那妙宝莲花王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普智妙德公主就是我,圆满面王妃就是寂静音海夜神,你可以去参拜他。”
善财从此以后,对拜善知识的意志更坚,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转轮圣王,还是庶民百姓,是贵族,是妓女,都以至诚心虔诚供养,倍受奉行,以此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为众生解除烦恼。
此时,已是夜深,妙德夜神要忙其他的事,善财又去寻找寂静音海夜神。
此时,天边又出现龙凤呈祥的佳瑞,又有一大帮金童玉女跨龙乘凤的边天女散花,边鸣奏天乐,一起向善财童子飞过来,他(她)们供养给善财童子种种香花茶果及种种七宝之具,并又开始用和雅的声音向十方宣扬善财童子为成佛道到处寻访明师的事迹,他(她)们都十分赞叹那不朽的传奇:
时,彼夜神为善财童子示现菩萨调伏众生解脱神力,以诸相好庄严其身,于两眉间放大光明,名:智灯普照清净幢,无量光明以为眷属,其光普照一切世间。照世间已,入善财顶,充满其身。善财尔时即得究竟清净轮三昧。
得此三昧已,悉见二神两处中间,所有一切地尘、水尘及以火尘,金刚摩尼众宝微尘,华香、璎珞、诸庄严具,如是一切所有微尘,一一尘中各见佛刹微尘数世界成坏。及见一切地、水、火、风诸大积聚。亦见一切世界接连,皆以地轮任持而住。种种山海、种种河池、种种树林、种种宫殿,所谓:天宫殿、龙宫殿、夜叉宫殿,乃至摩罗伽、人、非人等宫殿屋宅,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一切住处,诸趣轮转,生死往来,随业受报,各各差别,靡不悉见。
又见一切世界差别。所谓:或有世界杂秽,或有世界清净,或有世界趣杂秽,或有世界趣清净,或有世界杂秽清净,或有世界清净杂秽,或有世界一向清净,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侧住。如是等一切世界一切趣中,悉见此普救众生夜神,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诸众生形貌、言辞、行解差别,以方便力普现其前,随宜化度,令地狱众生免诸苦毒,令畜生众生不相食,令饿鬼众生无有饥渴,令诸龙等离一切怖,令欲界众生离欲界苦,令人趣众生离暗夜怖、毁怖、恶名怖、大众怖、不活怖、死怖、恶道怖、断善根怖、退菩提心怖、遇恶知识怖、离善知识怖、堕二乘地怖、种种生死怖、异类众生同住怖、恶时受生怖、恶种族中受生怖、造恶业怖、业烦恼障怖、执著诸想系缚怖,如是等怖悉令舍离。
又见一切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普现其前,常勤救护,为成就菩萨大愿力故,深入菩萨三昧力故,坚固菩萨神通力故,出生普贤行愿力故,增广菩萨大悲海故,得普覆众生无碍大慈故,得普与众生无量喜乐故,得普摄一切众生智慧方便故,得菩萨广大解脱自在神通故,严净一切佛刹故,觉了一切诸法故,供养一切诸佛故,受持一切佛教故,积集一切善根修一切妙行故,入一切众生心海而无障碍故,知一切众生诸根教化成熟故,净一切众生信解除其恶障故,破一切众生无知黑故,令得一切智清净光明故。
时,善财童子见此夜神如是神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普现调伏一切众生菩萨解脱已,欢喜无量,头面作礼,一心瞻仰。时,彼夜神即舍菩萨庄严之相,还复本形,而不舍其自在神力。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我善财得见,如是大神力,其心生欢喜,说偈而赞叹。我见尊妙身,众相以庄严;譬如空中星,一切悉严净。所放殊胜光,无量刹尘数;种种微妙色,普照于十方。一一毛孔放,众生心数光;一一光明端,皆出宝莲华;华中出化身,能灭众生苦;光中出妙香,普熏于众生;复雨种种华,供养一切佛。两眉放妙光,量与须弥等,普触诸含识,令灭愚痴。口放清净光,譬如无量日,普照于广大,毗卢舍那境。眼放清净光,譬如无量月,普照十方刹,悉灭世痴翳。现化种种身,相状等众生,充满十方界,度脱三有海。妙身遍十方,普现众生前,灭除水火贼,王等一切怖。我承喜目教,今得诣尊所,见尊眉间相,放大清净光,普照十方海,悉灭一切,显现神通力,而来入我身。我遇圆满光,心生大欢喜,得总持三昧,普见十方佛。我于所经处,悉见诸微尘,一一微尘中,各见尘数刹。或有无量刹,一切咸浊秽,众生受诸苦,常悲叹号泣。或有染净刹,少乐多忧苦;示现三乘像,往彼而救度。或有净染刹,众生所乐见,菩萨常充满,住持诸佛法。一一微尘中,无量净刹海;毗卢遮那佛,往劫所严净。佛于一切刹,悉坐菩提树,成道转法轮,度脱诸群生。我见普救天,于彼无量刹,一切诸佛所,普皆往供养。
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白普救众生妙德夜神言:天神!今此解脱甚深希有!其名
八十六章:参普救众生妙德,舒身灌顶得妙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