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得不可坏智藏门,证等法界量回向。
诗云:
又参安住地神时,现百万地神放光。
得不可坏智藏门,证等法界量回向。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这天,善财童子经过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名叫烈士池。善财童子很喜欢周围的风景,就决定在湖边打打坐修行修行。就在善财童子入定后,湖神来给他讲了一个关于这个湖泊的故事。
原来在数百年以前,有一个隐士来到此池的不远处安家落户。
这个隐士在此修炼,日夜精进,修行大有成就。据说他能点石成金,使瓦砾变成财宝;能使人变畜、畜变成人,几乎到达了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程度。
但是这道士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还没修炼到能像仙人般驾驭风云。于是,他终日翻阅古书,遍寻成仙之术,以便修炼。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部古本书籍,内有成仙之法。
书中说:要成仙的人,首先必须坚定信念,专心一致。要先设一个祭坛,并选用一位既有信义,又有勇略的英烈之士,手执长刀,立在一角,从晚上到破晓,屏住气息,不得说话;求仙之人,则在坛的正中而坐,手执长刀,口中念诵口诀,目不视物,耳不闻声,在不受干扰的情形下,便会到达仙境。
隐士得到仙方,大喜过望,决心按方修成仙道。
但是,这英烈之士到哪去寻找呢?隐士为此走遍城里城外,却没有看到任何一个适合的人选。隐士又在城中寻觅,忽见一个人在路边哭泣得伤心之极。
隐士见这个人的相貌,觉得很满意,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上前关切地问道:壮士,你有什么事值得这样伤心啊?
男子停止哭泣答道:我因为家境贫困,一无所有,就靠受雇于人维持生计。有个财主见我能干,便雇用了我。事先讲好雇用五年,期满后给我丰厚的酬劳。为了得到酬劳,五年当中我忍气吞声,任劳任怨,历尽了种种的屈辱和艰辛,眼看五年的期限就要期满。谁知有一天,工作中出了点小失误。财主得知后,不仅拿鞭子抽打和凌辱我,而且把我五年的酬劳全部扣除。我白白受了五年的苦、五年的累,而今一无所得。这件事让我多么伤心,多么失望呀!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隐士见男子诉说身世悲苦,也很同情,征求他的同意后,便带这个男子回到自己隐居的草芦之中,使用法术,变出了食物和衣物,并拿出五百枚金钱送给他。
男子十分感动:您若有需要我效劳的地方,请尽管说,我不能白白拿用您的钱。
隐士便将自己苦苦寻求烈士的经过告诉他。
男子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拍着胸脯发誓说:恩人请放心,我死都不怕,难道做不到一夜不说话?
隐士见男子爽快地答应下来,心中大喜,立即建立坛场,按照古书讲述的方法修仙事、做仙法。
到了日暮之后,只见隐士与男子互相配合,各司其务。隐士诵神咒,男子屏息,各自手执长刀。眼看漫漫长夜就要破晓,大功就要告成。
啊!男子却突如其来发出一声惊叫。
惊叫过后,顿时从天上降下一团火球,烧着坛场和草芦。隐士见状,急忙拉着男子,两人一起躲在水池中,避免让大火烧身。
待大火烧过之后,隐士有些不悦地问男子:我千叮咛、万嘱咐,要你不要出声,你为什么还要惊叫呢?
男子觉得十分惭愧,但还是将事实相告:我刚刚接受了您的命令后,眼前却开始出现幻觉。
幻觉?隐士好奇地问。
我看见雇用我五年的那位财主躬身亲自来向我赔罪,不断自责自己的不是。我当时因为受了您的嘱咐,强忍住,没有说话。财主见给我道歉我不理睬,便抓起他的孩子,说如果我不出声原谅他,便要杀了小孩谢罪。男子说。
我觉得孩子毕竟是无辜的,所以正当财主拿起刀往孩子脖子上砍的时候,我便发出了声音想阻止他。男子很惭愧地说:对不起!虽然我现在知道那是幻觉,我还是很不忍心看到孩子被杀。
隐士听了男子的叙述,知道这件事怪不得他:看来烈士也是不好找呢!算了!可能是我自己没有仙根,做不成仙人,才会有妖魔来扰乱你吧!
虽然隐士不追究,但是男子见隐士因为自己而未能修成仙,万分愧疚,自觉不能成全隐士,也没守住誓言,终日悔恨不已,最后竟然抑郁而死。
隐士得知此事后,万分感慨,便将男子葬在池边,并且在坟前祝祷说:
其实你是一个很仁慈的人,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功亏一篑,我也从来不怨你,你就好好安息吧!为了纪念你,我就把这个陪我修练的池塘,取名叫烈士池。
隐士为了纪念这男子而建了这座烈士池,同时也像是提醒自己,成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善财童子听完湖神讲的故事后深有同感,“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于是他又起程赶往摩竭提国。
摩竭提国,又名善胜国,昔日帝释天主释提垣因与阿修罗交战,阿修罗一枪刺在山峰上,山峰流出甘露,甘露就流到这个国内,所以这个国内的臣民都行善,没有刑法。最大的惩罚,就是把犯人送到寒林去受苦。这个国里臣贤将猛,帝王有德,没有哪个国家敢来侵犯。诸佛都到这个国土来说法,国王专门修一个庄严雄伟的说法场所,名菩提场。
这个菩提场,大能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小则仅够罗汉修行。这里经常有百万神兵守护,这些神,各具
八十二章:得不可坏智藏门,证等法界量回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