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七十七章:八德流泉木生宝,得入一切处回向[1/2页]

极乐传说 无相居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七十七章:八德流泉木头生宝,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诗云:
      到输那国迦林城中,参狮子频伸尼妙胜。
      八德流泉木头生宝,证得入一切处回向。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善财拜辞无上胜长者,离开可乐城。那和乐无争的气氛,在善财头脑中盘旋。一意思念心理的作用,心与心相应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心心不相应,就是同床异梦,一事无成。行菩萨道,贵在知心也。
      善财想着想着,来到输那国,询问到迦陵迦林城的输那国王。
      输那国王,号胜光,笃信佛教。尊重师子频申比丘尼,布施园地一块,为讲经说法之用,取名日光园。善财问明白后,就想直往日光园走去。
      可输那国王却拦住善财,告诉他一件自己正在烦心的事。
      原来输那国不远处有一个吃人的魔王,残忍异常,他长年都以人肉做为美味的饭食,已经不知吃掉了多少人了。
      这个魔王不仅吃人,还酷好战争,常常征讨邻国,与其相邻的国家苦不堪言。这回,魔王又出兵与邻国打仗,经过一番厮杀,大获全胜,共俘获了九十九位国王。
      哈哈哈!这下国土变大,美食也不缺了!这下魔王乐坏了,有这么多国王供他食用,对他而言当然是一大乐事了。
      就在他正要对九十九位国王行刑的时候,九十九个国王齐声对他说:在离你国家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位名叫输那的国王,平生善良仁德,常常周济国人百姓,只要有人向他提出要求,没有得不到满足的,深得百姓爱戴。大王要是能把他捉来,让他和我们同赴黄泉,我们就甘心受死,毫无怨言。
      这有何难!等我把他捉来,和你们一块儿吃了,等着瞧吧!听了这话,魔王夸下海口保证。于是,魔王便带领全国的鬼兵,立即前往捉拿输那王。
      输那王这时正出游在外,到城中一个浴池洗澡,在浴池前碰到了一个人向他寻求帮助。
      原来,邻国有一个僧人,自幼苦读经书,计划将来进一步出外遍访名师,以期获得更大的学识。可是他的家里很穷,父母都上了年纪,他一走,家里的生活立刻成了问题。
      然而,僧人求学的志向并没有因此而打消。在临行前,他对父母说:我现在要离家拜师求学,什么时候会回家还不知道。如果日后家里生活发生困难,您可以向官府借债度日,我回来后一定会偿还。
      多年以后,这位僧人学成回家。到家一看,四壁空空,不见一个人影。他心中万分着急,便找邻居问道:我的家人怎么不见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邻居告诉他:你出去游学之后,家里生活一直靠向官府借贷度日。后来借多了,又没办法还,全家人便被官府捉去关在监牢里。
      僧人听了,心里非常难受,但是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用什么还债呢?他暗暗决定:如果我到牢狱里去探望父母,让官府知道了我是这家里的人,免不了也要一起被关进去,和父母一起受苦,这样依然还不了债,还要继续受官府处罚,还不如到外面隐姓埋名去乞讨,讨足了所欠的官钱,一次偿还后,父母便能摆脱牢狱之苦了。
      想到这里,僧人便出门去乞讨,在乞讨的路上,他忽然想到:听说邻国有位国王名叫输那,为人善良仁德,常对穷人施舍救济,我何不去找他,请他先帮我偿还债务,想必他一定不会拒绝的。
      于是,他便来到输那王的国家,正好就在城中的浴池前遇到输那王。
      输那王听了邻国僧人的话,便对他说:你弃家求学的精神很好,我一定给予你足够的财物,让你回去还债。不过我正要去沐浴,身上并没有带着值钱的财宝。等我洗完澡后,便回宫拿钱给你,请稍等一会儿,我决不会失信的。
      于是,僧人就答应在原地等候国王洗完澡回宫拿钱救济他。
      可是就在输那王洗澡的时候,魔王带着鬼兵来到城中,在浴池里把输那王捉住了。
      当鬼兵们把输那王关进魔王宫殿的监牢中,输那王不住地四下张望,还不停地流下泪水。
      魔王看了很奇怪,以为他舍不得自己的生命,就问他:我听说你仁德和善,爱护臣民,还常常施舍钱物,今天虽然被我捉住,就是死了也不枉活此生,有什么好哭的?
      输那王告诉鬼王:我一生乐善好施,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事,但有一个僧人刚刚向我乞讨,我已经答应给他钱财,但现在被你抓住,不能履行我的诺言,所以我才难过呀。
      魔王听了,忽然觉得十分感动,同时他也想试试输那王的人品,便对他说:好吧!既然你一向言而有信,那么我现在放你回去履行诺言,但是你做完了这件事情就要回来,我还是要把你杀来吃!
      输那王欣然答应,独自回宫,打开库藏,取出钱物财宝给了那个邻国的僧人,并且把国家的财物和政事妥善处理。随后,他正要如约走回魔王军队的住所,就遇到善财童子了。所以他想请善财童子给他多宣讲一些佛法,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法益。
      善财童子深为输那国王的高尚品行感动,即为他广宣了微妙深奥的因果经法及大乘不生不灭无相无作如虚空的了义法门。输那国王得闻如来甚深微妙经法,如醍醐灌顶,心中不再疑惑,竟直入了无生法门。于是国王感激地拜别了善财童子,继续去附他的死约去了。
      善财童子心想这样的好国王不应该就这样死去,我先隐身跟上,看能不能帮上忙。就这样输那国王与隐身的善财童子一前一后直奔魔王而去。
      魔王见输那王果真回来受死,便故意沉下脸用凶恶的口气说:你还真敢回来,要知道我是要把你杀来吃的,你难道不怕吗?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输那王面不改色的念了一首偈语,并且告诉鬼王:我以前只有行善,爱民如子,从来不做伤害他人的恶事,如果我今生必须死在你的手上,那也是因为前世的因缘使然。就算必须面对死亡,我也不害怕死后所感召的业力与果报。所以,死有何惧呢?
      魔王听后,顿然醒悟,对自己以前所做下的种种恶行感到内疚与惭愧。他决定一改过去凶恶残暴的吃人本性,再也不做坏事,只想多多行善积德。
      他对输那王说:听了你所说的话,真是世间难得听到的修身名句呀!我现在就把捉住的九十九位国王全都放了,从此再也不做吃人的魔王,请你统领我的疆土吧,我将带着鬼兵们回到各自的巢穴里修行,再也不为害人类。
      于是,魔王放了九十九个国王,带着鬼兵们准备离去,临走前他转过头对输那王说:不过,如果你管理的国家中有不服从法治,专做危害百姓事情的恶徒,我还是会带着鬼兵来惩治他的。
      从此这一带的百姓们再也不受恶鬼之苦,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善财童子一看事情竟然解决得如此圆满,也就不再现身,自己到日光园去了。
      此时师子频申比丘尼正与大众讲经说法。善财不难寻找,随着大众来到园中。
      入得园林,此园广大不比一般。林木葱茂奇花异境,售啼鸟鸣,引人入胜。单是那大可合围的树,就把善财弄得眼花缭乱。一大树枝如楼阁;一大树叶如伞盖;一大树开各色妙花;一大树结各种硕果;一大树遍覆天衣,衣色各异;一大树散出美妙音,声音悦耳;一大树散发妙香;一大树覆庄严具。
      各大树间,行列整齐。树下各敷狮子宝座,座上各坐师子频申比丘尼。比丘尼下围满各种众生。有的围满人群,有的围满畜群,有的围满天人群,有的围满人不人兽不兽的怪物。
      各树行间,又有假山清池,奇花异草,道路百千,平台点缀,美好之至。
      善财一看,可难着了。这么多大树,树下那么多宝座,各宝座上都坐有比丘尼。善财愣住了,究竟哪一个是师子频申比丘尼呢?
      善财经过一年多参学,二十几个善知识的教诲,有判断力,便向着一株人围得最多的大树走去。对座上坐定的比丘尼顶礼后,右绕数匝,合掌道:“圣者,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而不知如何是菩萨行,望慈悲教我。”
      所有座上比丘尼异口同声纷纷说话。
      比丘尼道:“善男子,我一音声遍十方界,一身遍十方界,我坐在这里,人看见我是人,畜生看见我是畜生,天人见我是天人,菩萨见我是菩萨。我说的话,人听是人语,鸟听是鸟语,天人听是天人语,畜生听是畜生语。”
      善财听来,各个宝座上师子频申比丘尼说的话,都一口同音。而其人、畜、等各类众生也默然聆听。善财顿感奇怪,这是一个比丘尼,还是众多比丘尼?疑而不解。善财具有宿慧,又经二十多个善知识的教诲,由频申

七十七章:八德流泉木生宝,得入一切处回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