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叙功。”许进头也不抬,盯着手中象牙芴板,专注说道:“锦衣卫指挥佥事丁寿,干练有为,才堪大用,臣荐举其升迁为指挥使,掌北司诏狱,请陛下圣裁。”
按大明制度,锦衣卫为正三品的亲军指挥使司衙门,但水涨船高,从永乐朝的纪纲开始,区区指挥使已经不能体现皇帝的信重,所以在提高个人官衔的同时要加上一句“仍掌锦衣卫事”,当然明中期前也没谁有纪纲的面子,大多还是以指挥使衔掌卫事。
随着锦衣卫功能细化,其他官佐的官职也逐渐提高,官职之后会特旨负责具体事务,掌北镇抚司、掌南镇抚司、提督象房等等事就多了,另外作为功臣勋贵等高干子弟的安置场所,还有很多关系户,但他们通常是锦衣卫带俸,就是光拿钱不干事。
“嗯~~”丁寿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老子玩命从朝鲜转一圈,这些酸子都恨不得把我治罪喽,如今拿掉了他们一个巡抚,反倒要给我叙功,这些官儿什么时候这么大度了。
正德却兴奋起来,“早该如此,朕当日便言丁卿有定远之才,尔等却百般推脱……”小皇帝眼看要翻起旧账来。
“陛下慧眼识人,臣等老迈不及。”刘健几位阁老今日好说话得很,主动承认错处。
“如此,便晋丁寿为指挥使,执掌北镇抚司。”正德转身对着身边发愣的丁寿,低声道:“傻站着干嘛呢,还不快谢恩。”
“哦。”反应过来的丁寿虽觉得事情并不简单,还是老老实实跪倒丹墀下谢恩。
“好了,众卿还有何事?”难得早朝碰上一件开心事,朱厚照睡意全消,来了兴致。
“老臣请罪。”刑部尚书闵珪出列,“前有百姓曹祖状告建昌、寿宁二侯不法之事,此案扑朔迷离,盘根错节,刑部多日缉查,收效甚微,乞陛下治罪。”
拉倒吧,闵大人,曹祖的状纸都快详细到把罪证一一罗列了,扑朔你个大头鬼啊,挨呲儿吧你,丁寿心中偷笑。
果然一提到自己两个舅舅,朱厚照便是火大,“此案已经旬日,竟毫无进展,刑部办事如此不力,岂有此理。”
“刑部多为循吏,办事拘泥不化,难免迁延,老臣乞请将此案转交缇骑干臣,也好早日水落石出,排解君忧。”闵珪道。
“交给锦衣卫办?让谁来?”正德道。
丁寿心中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新晋指挥使丁寿,文武兼资,念头通达,当是不二之选。”闵大人一点都看不出快八十的人,说话又急又快,没有半点耽搁。
正德皇帝难得听大臣夸自己人,连连点头,“算你们有识人之明。”
“陛下,臣年轻识浅……”丁寿可不想背这口黑锅,不严查二侯,皇帝这里过不去,可真要是收拾了这两个姓张的,仁寿宫那位主儿能把自己活吞了。
“丁寿年纪虽轻,却屡破大案,颇有才具,都察院附议。”张敷华出班补刀。
“臣初掌北司……”
“丁指挥蒙圣恩执掌诏狱,必然尽心竭力,报效君恩,大理寺附议。”杨守随又是一刀。
“陛下,臣……”能不能让老子说话,丁寿再次张口欲言。
“怎么?”朱厚照对丁寿神情有些惊讶。
“丁大人无需多虑,只要丁大人秉公执法,恪守臣节,朝中上下定无人掣肘。”谢阁老出班道:“为安其心,老臣请陛下赐丁寿全权。”
“原来担心这个,朕便赐你独断之权,无论何人不得干预此案。”正德拍板,“散朝。”
“陛下圣明。”群臣山呼万岁,“恭送陛下。”
朱厚照开心站起,拍了拍丁寿肩膀,“好好干。”又扫视身边无人,低声道:“官儿也升了,快把人给我
分卷阅读10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