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酒,张以觉得有些不伦不类。
“客官是否要人陪酒?”一个小厮见张以进店忙上前招呼。
“嗯,叫两个人吧。”张以没有反对,点点头道。
小厮见客人没有反对,高兴的喊了一声,见小越递过一锭银子,立即大喊有贵客,上三楼。
一楼太吵,二楼空位也不多,只有三楼空一些。
“官人有礼,奴奴给官人添酒!”刚坐好,两个清倌人就来到张以身边一左一右坐下。
这些人很有眼
力劲,见到张以和小越面对面坐一台,其他人另外坐一台,就知道张以是主客。
“为何这三楼只有几桌客人,一楼二楼却是几乎满客?”张越示意这两个面貌姣好的清倌人坐下问道。
“这得月楼有规矩的,官人怕是头一回来,因为一楼二楼简单些,一楼三两银子可以开一桌,二楼要五两,这三楼却是要十两的。”一个清倌人笑着解释道。
张以笑着朝小越点点头,小越从怀里掏出两锭官银和两颗金叶子递了过去。
“麻烦两位小娘子,叫人上这里最好的招牌菜式,还给来两壶最好的酒。”张以示意其中一个清倌人去布置。
两个清倌人大喜,得了两片金叶子得朁头,如何不喜,愈发殷勤起来。
张以和两位清倌人别吃边聊,聊了很多,他很奇怪,对于北方得战争,江南的确是没有敏感度,他们认为开封的事情很遥远,完全没人理会宋金如今的战争,只知道醉生梦死。
令到张以想不到的是,江南对于三府路出产的物品很欢迎,中成药,软椅,腊货,风干肉,功夫茶叶,烈酒,铁器,皮制分左右的皮靴,总之,对于三府路的东西,江南是绝对欢迎的,现在的三府路对于江南的贸易已经有了大量顺差。
三府路的作坊早就开始了分段标准作业,所有产品对于外地来所,便宜不少,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现在大宋,消费的抵抗力就极小,三府路的商业力量就开始表现出对于传统市场强大的冲击。
湖广和江南是大粮仓,大量的粮食和金银铜钱流回三府路,造就了三府路的富裕和稳定,当然也有很多奢侈品也到了三府路。
三天之后,张以的船队到了杭州湾,随行的商队已经是最后一站了,都完成了交易打道回府了,只剩下张以的亲卫十条船了,周达也带着商队回去了。
没有沿着京杭大运河向北,而是在宝山以北的横沙岛停留了下来,此时的崇明岛还没有完全形成,都是一些岛礁,没有连成片,张以选择了最外围靠近南岸宝山的横沙岛上岸。
此时的横沙岛很是荒凉,岛上除了一些人驾船偶尔经过,连落脚的人都没有。
大宋宝山县,就是后世的上海,现在还是一个荒凉的小县,横沙岛周长不到三十里是一个呈兵的好地方。
借用三府路一家商户的名义,张以在宝山县将这个横沙岛买了下来,而且很是顺利,两万贯的价格,私底下给了县令三千贯。
四十三章 香河水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