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回 第二次打堂邑(四)[1/2页]

组织豪杰去抗日 沃土456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利泉又劝了几句,见邹荣川实在不应口,也就没有再强勉,两人拉拉扯扯出了邹荣川的大门。
      两人走后,韩行觉得心里又是解脱,又是沉重。解脱的是,这个刘利泉终于走了,沉重的是,邹荣川也被叫走了,鸟无头不飞,晚上的起义咋办?
      王秀峨拉着邹老爹到了西屋里。邹老爹还问:“三位八路同志,我说的话对不对,没有什么差错吧?”
      “没有,没有,很好!”到了这个时候,批评他也没有用,只能夸奖他。
      王秀峨问韩行说:“韩科长啊,咱们咋办?”
      韩行想了想说:“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先找好武器自卫。”
      由于进城门的时候,怕被伪军搜查到武器,所以武器也没有带。两人只好又搜查了一下屋里,看看有没有可用的武器?还好,西屋里有一支三八式刺刀步枪,还有几十子弹。王秀峨又到堂屋里转了一圈,现有三颗手榴弹。
      王秀峨趁着勤务员没注意,从堂屋里摸起了这三颗手榴弹,也把它带到了西屋。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走过,韩行和王秀峨的心里也越来越着急,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说叫敌人包了饺子就包了饺子。要是冒险走出去,更怕叫敌人盘问,惹了大乱子。真叫人心如油煎,度时如年。
      快天黑的时候,又下起了一阵大雨,把院子里的房顶浇得噼啪乱响,水缸盖也响个不停,院子里的水满了,到处横流。更叫人的心里没抓没挠,六神不安。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可作战任务还没有部署下去。要是邹荣川一但被刘利泉拖住,抽不开身子,或者生了更严重的事件,以前所做的工作都白废了。
      吃晚饭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了腾腾腾的脚步声。韩行一听,那脚步不像一个人的,而是一群人,着急地对王秀峨说了声:“有情况,准备——”
      王秀峨一下子把三八步枪顶上了子弹,戳破了纸窗户,瞄准了门口,韩行和楚增林也把手榴弹抓在了手里,拉开了盖,弹弦勾在了食指上。
      门口勤务员在喊:“连长回来了,吃完饭了吗?”
      邹荣川提着一个小包袱,说:“还没吃完哩,挂着老爹,给老爹送饭来啦!”
      韩行听那话里,不像有意外情况,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把手榴弹揣在腰里,和邹老爹一块儿走了过来。王秀峨和楚增林没有走出西屋,一个端着枪,一个握着手榴弹,时刻准备着战斗。
      邹荣川带着这几个军人走进了堂屋,王秀峨和楚增林才跟了进来。邹荣川随手关上了门,对韩行和王秀峨松了一口气,说:“饭没吃完,又要打牌,总算找了个送饭的借口,溜了出来。”
      他又对韩行、王秀峨、楚增林介绍着这几个军人说:“这是小队长李景禹、班长王景合、岳修民、传令兵李来玉,自己的弟兄。”
      韩行和他们一一地握手,表示热烈的欢迎。
      会议马上紧急召开,邹荣川马上对他们说:“今天晚上12点钟,八路就要进攻堂邑城了。你们都是我的好弟兄,希望和我一起,好好地配合八路攻城。”
      几个人都点了点头说:“一定好好配合。”“服从中队长的命令。”“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邹荣川又具体分配了任务。然后对韩行说:“八路还有什么指示?”
      韩行想了想说:“邹队长说得很好,堂邑城今晚上解放,你们从此就走向了一条光明大道。在这里,我只说三条,第一条是在攻城前,任何人不得离开城墙。第二条是八路军攻城时,你们一律脱去上衣,穿着白衬衫为标记,以免误伤。第三条是,八路军进城后,分头为他们带路。”
      起义的伪军点着头,表示坚决服从命令。
      邹荣川又安排说:“刘利泉还拖着我去打牌,我去应付一下,尽早地脱身回来。这几位同志,由李景禹带着,穿上我们的衣服,便于在城墙上指挥。”
      李景禹点了点头说:“是!”
      韩行几人匆匆吃完了饭,邹荣川交待了几句,看着韩行几个人换上了伪军服装,这才又去应付刘利泉打牌。
      七月的天气,刚下了一场透雨,带来了一丝清凉。韩行、王秀峨、楚增林三人跟着李景禹登上了北门城楼。
  

第80回 第二次打堂邑(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