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忽然有人冲她喊道:“芸小姐!芸小姐!”
彩茵芸回过头去,发现一个婢女打扮的人,走了过来。
“你在叫我吗?请问有什么事吗?”彩茵芸一脸疑云的说道。
“芸小姐,我是二夫人身边的丫头,夫人让我来侍候你的。”婢女恭恭敬敬的说道。
彩茵芸听后,知道是自己姑妈,派来看着自己的,虽然心中不悦,但还是对婢女说道:“也好,有个人作伴,就不害怕了。”说着拉起婢女的手就要往院里走。
谁知婢女往后一缩,撒开手说道:“二夫人不让我进去,让我在外面等。芸小姐您就快进去吧。”
彩茵芸见状,突然更加疑惑起来,心想道:姑妈,不是派她看着我的来吗?不一块进去,怎么看呢?一边想,一边走进了西小院里。
彩茵芸进到院子里后,观察了一下地形,然后打开门锁,进到屋子里的画廊中来。
然后沿着画廊,走到了最里面的石门外面。回过头,看无人跟来,这才走到旁边的杠石上,学起当初文二夫人的方法,打开了石门。
话说石门一开,彩茵芸就兴奋地跑到了八卦门前,在门上找起了锁眼来。
找了半天,也不见一个锁眼,就开始按起八卦图案来。
按了一会,还不见八卦门有动静,就开始灰心起来。
正在她即将放弃这次寻宝行动时,之前看见的诗,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反复的吟诵着“书中贵宝藏幽处”和“一朝探取四海倾。”
突然间,她发现石室一面朝阳,一面朝阴。心想:按照“书中贵宝藏幽处”来说,幽和阴,似乎有着同种意义。
于是,彩茵芸开始尝试着,往石室的阴面寻去。想要找到开启八卦门的开关。
找着找着,突然发现一个书橱里,放置着,铜制的刻书模具,上面陆陆续续的摆着几个字。
旁边的檀木盒里还放着一推铜字,她仔细看了过去,只见模具从上到下排着两句残诗。
分别是:风吹鼓山河动和电闪日月高。
彩茵芸看罢,就想起以往所背的诗来。
想着想着,突然想到明世宗写的一首诗里,好像有“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于是从檀木盒中找了起来,果然找到了鼍、旌、旗三字。
她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到了缺的诗句中去。
突然“砰”的一声,八卦门打开了,只见一股烟雾状的东西,飘了出来。
彩茵芸见状,顿觉有些害怕,但她还是试着说服自己,并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类是宫殿的建筑,两边用来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全是用纯金打造,整整八根。
把这里面照的通亮。地上铺着红地毯,道路的尽头有一个高台,上面放着一把金漆龙椅。通向龙椅的两边还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
彩茵芸走过去,打开箱子,发现里面全是历代的珍惜宝物,有玉象、瓷器、金酒壶等。
正在她拿起这些宝物赏玩时,突然有一束光,掠过眼际。
她定眼望去,发现发光不是别物,正是她之前,在文府看到的皇冠。
于是她走了过去,拿起皇冠仔细的欣赏了起来。
皇冠上有九条五龙,其中最大的一条,纵穿皇冠,一直延到最前面,突出一个龙头来。
皇冠的边沿全是用黄豆大的珍珠镶嵌。
边沿上面绣着天王送子图。冠的后面,还垂下两个类是翅膀的物件来。冠的中间,则绣满了花和飞天仙女。其间宝石众多,难以细数。
彩茵芸放下皇冠,继续朝前面走去,一直走到高台下停了下来。
彩茵芸注视着金漆龙椅,突然发现龙椅上放着一个雕龙的漆盒,甚是漂亮。
于是走上高台,拿起漆盒看了起来。
彩茵芸发现盒子很沉,似乎有什么东西似的。
于是她好奇的将盒子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个玉印。
她拿起玉印,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玉印皓白,纽上刻着秦汉时龙虎的形象。
底下刻着篆文“受命于天,既受永昌。”
彩茵芸顿时傻起眼来,兴奋的自言自语道:这不是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吗!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叫喊声和脚步声。
听闻十三 **探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