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雅丹”这个词,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乡土货,在维吾尔语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实际上就是对雅丹地貌很形象的描述。19世纪末至此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即隆起的土堆,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
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也就是必须有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就是沙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在长期风的磨蚀作用下,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地区都可以找到,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荒漠。据记载,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罗布泊周围,而敦煌雅丹地貌占地面积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它造型千奇百怪,巧夺天工,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