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文聘闻言十分伤心,这是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主公,自此以后怕是要永诀了。对于这最后的嘱托,作为一个耿耿的忠臣,文聘点头应承了下来,以军礼表达一个军人的誓言,道:“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托!”
旋即,刘表又以荆州虎符印信佩之刘备,道:“玄德公,文聘统领的荆州三万兵马也一并归你统领。日后我儿刘琦为荆州刺史,直领章陵郡,公为襄阳太守,公弟关羽为南郡太守。若是日后我的儿子不能成事,还望玄德公看在老夫的薄面上,保他们一个安乐富贵。”
却是刘表下了狠心,为了给子孙后代安排一个退路,又不让自己的儿子因为州牧的虚名,而招来实际的祸患。就只让刘琦得个刺史的名头,虚名上是刘备的上司,实际上刺史和太守都是平级关系。愿意理你,你才是上司。不愿理你,也不过是个平级的同僚。
如此,刘备还是再三相辞,刘表固请,不得已之下,才接手了荆州兵权。
那刘琦忽然被天上掉下一块馅饼砸着了,也是跟着欢喜异常。
本以为以父亲对蔡氏的宠爱,必然会立蔡家侄女婿自己的二弟刘琮为继承人,没想到这最后却落到自己头上,虽然是刺史,而不是州牧,却也让他欢喜,总好过刘琮什么也没得到的好。
至于对刘备忽然得了他家如此好处,他如果说心头不愤恨,那肯定是假的。可这些都是父亲的决断,虽然刘表如今已经病人膏肓,但他以他有些懦弱的性子,还是没有那个胆子去反对,只好无奈作罢。反正他也没有着什么大的志向,只要守好章陵这一亩三分地,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江东的敌人,自有刘备顶在前头。而他自己,四周都是盟友,可高枕无忧,多舒坦的日子呀!
就这么,刘表交代了后事,又过了一个多月,方才仙游。
却说曹操,得知刘备夺走自己三万兵马大权后,心中寻思这刘备是自己将来的大敌,最好还是趁他羽翼未丰时将他剪除,于是想要亲征刘备。
荀彧却是劝阻道:“主公,万万不可。如今袁绍已经平定河北四州,若是主公出征在外,恐袁绍会趁虚而入。再者,那刘备没有公开背离主公,主公若以此为由讨伐刘备,名不正言不顺。那刘表必定以为我等觊觎荆州,想要来个假道伐虢,惊恐之下必然会与我等为敌。当今形势,明公您与袁绍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不宜四处树敌。最好还是交好荆州内部世家豪族,许诺利益来怂恿他们对付刘备,从荆州内部排挤他,削弱刘备的实力。”
曹操心中权衡良久,方才同意。
后恰逢荆州蒯蔡两家大族想要投靠曹操,于是曹操就顺水推舟的让他们对付刘备,作为入伙的投名状。
未料事情还没办成,就接到刘表病重,以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直掌章陵郡,刘备为襄阳太守,接手荆州兵权的消息。
闻此消息,曹操大惊,急忙召集自己的谋士们问计,看看他们对此有何建议。
第七十八章 后路安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