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的整个治下。”
说完,又对孙权道:“至于交州,弟自领之。我身为长兄,有荆扬二州足矣,岂可夺二弟之物。且我之志向,乃是要做当世的晋文公,如星辰一般,拱卫汉室。若我全有二州,实力足矣,无需交州相衬。”
孙权此时,心中却是有些腹诽。心说:兄长啊,兄长。以你的才华,怎么能只做一个当世的晋文公呢!我还想借你的东风,让截教行于天下,让青帝的名号响彻整个中原,而自己也能随之史无前例的强大。说不得,到时候我还要想办法把你推到至尊的位置上,让你不得不称帝。到时候你做人间至高无上的皇帝,我在南方当个逍遥王侯,又享受着人间香火,逍遥于世间,岂不美哉!
等到孙策回到会稽治所山阴之时,就聚众议事,道:“今我弟孙权于丹阳施新政,于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又能选拔贤才,考其德才,使势族寒门之才无有遗漏,甚和我意。我欲将此新政行于治下,君等有何教我?”
麾下文武皆赞,道:“主公圣明,我等皆是拜服!”
原来孙策麾下文武虽有势族之才,有寒门之才,却都是徐淮等地之人,中原大地之人,少有江东之人,江东势族之人更是没有。且新政只对江东势族之人不利,却对其他各类人等都有好处,尤其对孙策麾下文武最为有利,可以说他们就是新政最大的获益人,新政可以说拔高了他们的地位,以明文条款固定下来。
于是,孙策拜张昭为长史,张纮为主薄,桓阶为司直,另拜虞翻等人为佐贰,共同推行新政。又自领吴郡太守,迁吴景为丹阳太守,孙权为会稽太守,以秣陵为其治所。
时,孙权进言,道:“今我江东,兵多民寡,宜选精锐,以为战兵,专职作战。余为乡兵,归各郡都尉治理。其家给田百亩,免其田租,只需自备兵器战甲,农忙时耕作,农闲时教以战技。战兵乃从乡兵之中所选,五出其一,轮流戍边作战,一年一换,如此则可兵不疲敝。且各郡都尉只有练兵之权,而无统兵之权。无论战兵、乡兵统归军职为校尉及校尉以上者统帅。和平之时归都尉治理,战时派遣将军统帅。若有敌军来犯,各郡乡兵则归各郡统帅,保卫家乡,以太守为主帅,都尉为副,长史、主薄、司直、六曹掾史为辅,共同率领,组成临时司令部。临时司令部在派遣统兵之将到达,或是战争结束后即当立即解散,不得保留兵权。乡兵于郡中训练之时,需要自己携带粮食,亦没有军饷。唯有战时或成为战兵之时,才提供饭食和军饷。”
原来孙权鉴于目前江东有穷兵黩武的迹象,又考虑到目前又不能削减自己的军事实力,就结合自己了解的隋唐府兵制,提出了一套自己的军制。
孙策与众将商议,诸将虽多有不同意见,但鉴于江东财赋无法长时间供养三十万军士,也只能同意了孙权提出的军制,行府兵之制。
第三十二章 兄弟交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