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情都可以轻易的办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还要贪求些什么呢,钱财不过身外之物,不需要那么多。”
原来,这张津虽然是堂堂的士人,却比较迷信,对谶纬之学十分着迷。也不能怪张津一个人搞封建迷信,这本来就是东汉时代的一大特色。儒家在东汉有内学和外学之分,这样的分类是在光武帝之后形成的,当时的士族都把自己的一套内学奉为不传之秘。内学就是谶纬之学,也就是神学迷信,如求签、预言之类的,都属于谶纬之学,而后来一般意义上的四书五经则被称为外学。
至于为何会这样,究其根本,还要算到汉武帝头上。起头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中间因为汉武帝征匈奴,导致瘟疫不断的被游牧民族制造出来,用于战争目的。瘟疫本质上就是病毒细菌,人感染过后一般都会有抗体存在。可问题是瘟疫不断的被制造出来,不断的变异,越来越强,死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导致其后几百年间,瘟疫不断的席卷中原。病毒这玩意,可不认人,也不管你是贵族,还是黔首,都是通杀。可以说,当时的人,性命都是不能自主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染病,被老天爷收走了。
人越是脆弱的时候,也就越是迷信。像灵帝在位的时候,爆发了五场大规模的横跨数州的瘟疫,至于小规模的更是不计其数了。每次都是几百万几百万的人死去,大量的黔首吓得离开自己祖居的地方,成为流民。而太平道能够发展到最后席卷大汉八州的地步,瘟疫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太平道靠着在这个时代稍显完善的医疗水平,假借符水之名,在流民中发展信徒,让他们成为日后支持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没有瘟疫和世家豪族的贪婪,就不会有如此多的流民和发展信徒的大好机会。
当时,截教开始到交州传教,却受到了交州牧张津的阻挠,不惜通过州牧大权禁止截教的传播。开始的时候,截教内的高层还认为张津这个人对如同太平道的截教比较警惕。可后来,仔细一看,不是这么回事。张津这个人本身就比较迷信,谶纬之学也研究的比较深入,来到交州后接触了从林邑传过来的婆罗门教,顿时就痴迷上了,恨不得倾自己所有来供婆罗门教传教。而这次阻挠截教传教,就是受了婆罗门教祭司的怂恿。
当时,截教内部一商议,决定请圣师于吉出马,去劝服张津,最好能够让他归顺截教。于吉被请出山后,就直奔交州,去拜会交州牧张津去了。张津闻知于吉来访,顿时大喜,命人设宴款待,自己以大礼相迎。至于张津为何要如此,可不仅仅是于吉卖相好,鹤发童颜,如不老仙翁。关键是于吉的名号在东汉响亮了超过一甲子,也就是超过了六十年。按照张津所知,于吉已经百岁开外了。放在东汉这时候,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当时黔首活不过三十属于正常现象,士人们活不过四十也属于正常现象。而于吉却活了一百多岁,放到现在,就如同我们忽然发现有个人活了三百年,要么是个怪物,要么就是个神仙。
在张津心目中,于吉就是个活神仙。这一回,活神仙来劝张津,张津顿时就有些犹豫了,这截教到底该不该禁呢,他心中不禁打了个大问号。
这时,于吉就趁机劝张津说,你信奉的不过是个伪教,没有真神,它那些经书上说的都是骗人的。而我们截教不会骗人,不信你今晚沐浴更衣,焚香祈祷,我在一旁为你祷告,太昊青帝必会降尘相见。
张津一听,就依于吉的话,想要看看是不是真的。结果当然是真神再降,虽然不过停留了片刻就自归去,也未说什么。可张津却已经体会到了什么叫神威,什么叫神恩,对太昊青帝拜服的五体投地,至于那婆罗门教理所当然被他给铲除了,理由是没有真神,又得罪的太昊大帝。
第二十五章 交州张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