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6章 经济问题[2/2页]

全民秘境时代 小令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技”会在这里率先诞生,最新潮的物品也会在这里推行。
      毕竟基础在这摆着。
      ——
      现如今,九黎城总共吸纳了六十五人口,相比于满负荷的八十万,还差了足足十五万。
      这并非是九黎城不愿吸纳,而是后面招收的流民根本住不起。
      越往后,流民身上保留的“财产”就越少,之前的流民还可以变卖一些金戒指、金耳环之类的。
      像最早的小南村居民,更是拿着牲畜“入股”,每一个都得到了丰厚的奖励,不说家缠万贯,最差的也是小康之家。
      琉璃灯、液体牙膏之类的早就用上了。
      ——
      而除了九黎城以外,像盐亭城、平原城所吸纳的人口也并不多,每一个都在十五万左右。
      三座城池合在一起也不到一百万,至于其他的人口,则大多居住在城外所建的村寨里。
      这些村寨大多是敷衍了事,不仅道路坑洼不平、在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上也差了不止一筹。
      对此,李子木也没有任何办法,不论是古代亦或是现代,城乡和地区的差距都很难抹平。
      他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口全部安排到城里,那也不现实,总不能攻占一地就要建造一座百万大城吧,这种投入和超出完全不成正比。
      现在还是两百多万,等到人口突破了千万,那就意味着十个百万大城,其所要耗费的资源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光是工资就很难支付的起。
      如今仅仅是建造一座九黎城和平原城,就快要将当初的金矿给耗空了。
      真要再建几座,可能连军饷都发不出。
      执行按劳分配以及采取货币交易的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逆潮流而行,绝对会出问题,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饥荒。
      很多人以为我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而且还是集中耕种,符合规模效应,怎么可能发生饥荒。
      但这些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积极性,原本能够产出六百斤的良田,却因为人为的因素,只产出了三百斤,效率低了一半。
      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粮食再出现歉收,那就只能等死了。
      所以就算是咬牙坚持,李子木也要将这种政策执行到底。

第116章 经济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