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来,几个听书人都晕晕沉沉的,对自己怎么晕过去的事毫无印象,倒是沈情出来胡说八道了一通,又把豆豆昨天褪下的说书人皮囊拿给大家看,使众人都对鬼怪作祟深信不疑,好歹把他们糊弄住了。
众人早就听说竹桥镇有进无出,本来是看着重赏的份上打算几人结伴靠着阳气重进去探个究竟,没想到半道上就被鬼怪阴了,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庆幸有这么几个见义勇为的侠士,一想起昨天几人还要殴打救命恩人沈情,都有点面上过不去。
沈情知道这几人都是朝竹桥镇的方向去的,一定是为了盐里镇到处张贴的悬赏。所以众人误会自己是救命恩人,沈情也不去说破,省的几人又吵闹着要去竹桥镇。
昨天领头要打沈情的大汉站了出来,拍着沈情的肩,大声道,“大兄弟,昨儿个可真是对不住,想来是那说书的做的怪,以后有啥事跟俺们几个兄弟说,保证给你出头!”
“谢谢,谢谢!”沈情连连道谢,急忙躲过大汉又要拍下来的一掌。
大汉一掌落了空,挠着头憨憨的笑了,“那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哥几个先走了。”
“慢着!”俞良和走上前,拿着一封信交给大汉,道,“能否请这位大哥帮个忙,将这封信带到无双山庄,亲手交给无双山庄大公子。”
“啥?无双山庄大公子?这么大的人物能见俺们几个嘛?”大汉十分惊讶,没想到这偏僻的小地方还能见着几个认识无双山庄大公子的人物。
俞良和露出他一贯的温和微笑到,“放心,您只需要对无双山庄门口的人说是俞良和带到的即可。”
“‘儒雅剑俞良和?”这下大汉更吃惊了,原本只是以为这几人认识无双山庄的大公子,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就是大名鼎鼎的“儒雅剑”俞良和。俞良和携孙凝儿于沈情身死后改投沈然门下,名声不受沈情叛庄影响,反而因抵抗魔族履立战功而名声大震。
只见俞良和依旧保持着他那得体的笑,未置一词。大汉瞬间对他崇敬之至,把沈情这个“恩人”抛到了脑后,抱拳道,“儒雅剑的嘱托,俺等兄弟必定尽全力达成。”
“那就有劳了。”俞良和微微弯腰,以表谢意。
众人心道,果然“儒雅剑”如传闻所言,待人温和有礼,对三教九流之辈亦不失礼节,让人不觉低人一等,倍感亲切。大汉带着其他几个听书人都感觉这趟没有白走,虽然没能完成任务,回去也拿不到赏金,却见到了只在传闻中的人物——“儒雅剑”俞良和,感觉值得很,心想到时候与大伙喝酒聊天,还能扯到自己给俞良和送过信,倍觉有面儿,于是都满足的走了。
“我们也走吧!”豆豆拉了拉沈情的衣角。
三人一妖一路往竹桥镇方向走去,不多远,就发现前路雾蒙蒙的,看不清了。照理来说,日近晌午,如果有雾气也应该早就散尽了,可这路上雾气厚重,像是化也化不开的浓墨。三人心中略有不安,但见豆豆神色如常,不慌不忙的继续带着路。
“这里果然有古怪,大家戒备。”俞良和紧了紧握剑的手,提醒道。
豆豆解释说,“竹桥镇三面环山,一面为水,阳光照入的时间很有限,雾气至晌午不散是常有的事,我们还没有进竹桥镇,不必担心。”
雾气中树影朦胧,干枯的树枝纠葛缠绕,颇像躲藏在迷雾中的鬼魅,无声无息,虽然被告知不必担心,但阴森的氛围还是让三人不敢掉以轻心。
“到竹桥了。”
三人停步,只见雾气中隐隐现出桥身,略高于水面之上,通往幽暗深处。由于雾气太大,站在桥这端的三人看不清镇子里的任何事物。
“看来只有进去才能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俞良和叹了口气。
沈情摸了摸豆豆的头,道“你把我们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不行!”豆豆反抗的声音比他平时的说话的声音大很多,说完又开始嗫喏,“当时我就是在这里和大师分开了,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他死了,也不敢进去看一眼,好不容易等到你们,”说着又小心的抬头看了俞良和一眼,“感觉你们还挺厉害,我想跟着你们去救大师。“
4.大雾迷蒙探竹桥[1/2页]